首页> 中文学位 >人际自立与不同性质面孔的注意偏向:一项ERP研究
【6h】

人际自立与不同性质面孔的注意偏向:一项ERP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人格是个体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因此从理论上讲,人格也可以影响个体的认知行为。受这一观点启发,人格与认知偏向的研究备受关注,并据此提出了特质一致性假设,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性编码时,会倾向于选择与他自身人格特质相匹配的信息。然而以往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都是导致或加强了某种认知偏向的人格因素,对积极人格因素帮助个体减少不良认知偏向的研究则关注不够。积极人格通常被认为可以更好的帮助个体解决现实生活问题、适应环境,因此积极人格可能具备积极认知功能,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个体改善不良的认知偏向。自立人格是我国传统文化所重视和推崇的积极人格,而人际自立则是自立人格的重要组成方面。因此,我们认为人际自立可能具备帮助个体减少不良认知偏向的积极认知功能。
   本研究通过两个ERP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人际自立水平组的注意偏向特点。实验一主要采用情绪Stroop范式研究了高/低人际自立者的注意干扰特点。在控制了抑郁、焦虑和外向性三个额外变量后,行为结果表明,人际自立高分组对社会接纳性面孔存在注意的干扰效应,人际自立低分组对社会接纳性面孔和社会拒绝性面孔均存在注意的干扰效应;ERP结果上,在晚期控制加工阶段,人际自立高分组对社会接纳性面孔诱发了更大的P3;人际自立低分组在FPZ电极点上对社会拒绝性面孔诱发了更大的P3。实验二采用线索一靶子范式研究了高/低人际自立者的注意偏向成分。行为结果发现,人际自立高分组对社会接纳性面孔存在注意的解除困难,而人际自立低分组则仅发现,在无效线索条件下对社会拒绝性面孔的反应时要显著大于社会接纳性面孔,但与中性面孔的差异并不显著;ERP结果上,在无效线索条件下,人际自立高分组对社会接纳性面孔诱发了更大的P3,而人际自立低分组则对社会拒绝性面孔诱发出了更大的P3潜伏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