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对初次轻-中度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6h】

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对初次轻-中度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对初次轻-中度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活动能力及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脑梗塞患者生存质量的途径。
   [对象]研究对象分为处理组和非处理组。1、处理组为卒中单元组,样本量为55例,来源于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间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住院的初次脑梗塞患者。2、非处理组为普通病房组,样本量为61例,来源于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间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普通病房及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初次脑梗塞患者。
   [方法]
   1、治疗方案:
   卒中单元组:入院后按卒中单元的治疗规范(参照王拥军主编《卒中单元》及饶明俐主编《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治疗,入院24小时内组织由神经内科医师、康复科医师、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以及责任护士组成的多学科小组会议,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所有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及健康教育,对有需要的病人进行心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等。
   普通病房组:接受传统神经内科治疗(按照或部分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及护理,部分病人接受针灸或短程康复治疗。
   2、评价工具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Orpington预后量表(Orpington Prognostic Score,OPS),反映脑卒中病情及预后,分为轻型(评分<3.2)及中型(评分3.2~5.2)。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反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中译本,反映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文化程度、既往史评分表及伴发病评分表等。
   3、实施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时记录一般情况,并作既往史评分、伴发疾病评分。两组均在入院时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量表评定,经培训的研究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及OPS评定。治疗4周及12周时复评NIHSS、BI,并自评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中译本(SS-QOL),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
   4、资料的分析与处理上述资料收集、量化、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利用SPSS11.0或SAS统计软件包完成。检验水准规定为α=0.05。
   [结果]
   1、一般资料及均衡性检验卒中单元组与普通病房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既往史评分、伴发疾病评分、病情分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活动水平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两组在发病4周及12周后的NIHSS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卒中单元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显著性改善。
   3、活动水平的影响两组在发病4周及12周后的B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卒中单元组活动水平高于普通病房组,卒中单元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活动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
   4、生存质量的影响发病4周后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显示,除精力、家庭角色、个性、上肢功能及工作/劳动等5个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7项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卒中单元组得分高于普通病房组。发病12周后卒中单元组生存质量各项得分均高于普通病房组,有显著性差异。发病4周及12周后对健康的总的评价比较,卒中单元组患者的自我评价较普通病房组好。
   [结论]
   1、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能减轻初次轻-中度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2、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能显著改善初次轻-中度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活动能力。
   3、基层医院卒中单元能显著改善初次轻-中度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近期的生存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