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郊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基于重庆市南川区新城区失地农民的调查
【6h】

城郊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基于重庆市南川区新城区失地农民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2.1.1 城郊

2.1.2 失地农民

2.1.3 可持续生计

2.1.4 社会支持

2.2 失地农民研究综述

2.2.1 国外失地农民研究综述

2.2.2 国内失地农民研究综述

2.3 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2.3.1 社会支持的内涵

2.3.2 社会支持的类型

2.3.3 社会支持的作用功能

2.3.4 社会支持的测量

2.3.5 国内对社会支持的研究

2.3.6 评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搜集的方法

3.2.2 问卷设计

3.2.3 抽样方法

3.2.4 资料分析

第四章 调查地和样本情况

4.1 调查地情况

4.1.1 南川区基本情况

4.1.2 南川区新城区基本情况

4.1.3 样本采集地基本情况

4.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生计状况

5.1 城郊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现状分析

5.1.1 劳动就业和收入情况分析

5.1.2 征地安置情况分析

5.1.3 社会保障情况分析

5.2 城郊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面临的问题

5.2.1 就业再就业困难

5.2.2 安置小区社区化安置管理受阻

5.2.3 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5.2.4 农民继续社会化受到挑战

5.3 小结

第六章 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6.1 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规模与结构

6.2 城郊失地农民物质支持现状分析

6.2.1 非正式物质支持分析

6.2.2 正式物质支持在不断增强

6.3 城郊失地农民精神支持现状分析

6.4 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支持现状分析

6.4.1 非正式就业支持分析

6.4.2 正式就业支持分析

6.5 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6.5.1 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以初级关系为主,社会支持网络待优化

6.5.2 城郊失地农民现有社会支持体系可提供的资源有限,支持力度有限

第七章 完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社会支持体系的路径设计

7.1 政府支持系统的构建

7.2 社区支持系统的构建

7.3 企(事)业单位支持系统的构建

7.4 个人初级关系网络支持系统的构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城镇化、工业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然而,城镇化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这种情况在城郊城乡结合部地区尤为突出。研究城郊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可持续生计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南川区城市化建设的加速,郊区特别是城郊接合部的耕地被大量征用、房屋被拆迁、失地农民大量涌现。本研究以南川区新城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状况。笔者以城郊失地农民需求为基础,把社会支持划分为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和就业性支持三个维度,从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个方面来探析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现状,并就完善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体系提出建议。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获得资料,笔者主要对350位失地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还对36位失地农民进行了个案访谈。主要对城郊失地农民的家庭经济、自我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支持、困难与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设计,包括研究方法、问卷设计等。
   第四部分是调查地和样本概况。主要是对调查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简要介绍、对样本基本特征的描述。
   第五部分是城郊失地农民生计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调查地失地农民生计状况,主要包括就业收入情况、征地安置补偿情况、社会保障情况等方面。
   第六部分是分析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状况。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分析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络规模、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就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城郊失地农民的正式社会支持比较缺乏,非正式支持不足以应对各种困难;社会支持网规模小、趋同性较强、异质性较低。
   第七部分是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对建构城郊失地农民社会支持体系提出建议。
   第八部分是结论与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