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氧磷酶-1活性及基因L55M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6h】

对氧磷酶-1活性及基因L55M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PON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血压变异的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一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血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基因L55M位点多态性、PON-1活性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方法:
  252例研究对象来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心病(CHD)组:160例,其冠状动脉狭窄≥50%,其中亚组分为CHD老年组(年龄≥60岁)及CHD非老年组(年龄<60岁);对照组(NCHD)组:92例,其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法对PON-1第55位基因进行分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PON-1活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PON-1基因55位点有三种基因型:LL、ML、MM。其中冠心病组LL、ML、MM基因型分别占97.5%、2.5%、0%,等位基因L和M频率分别为98.8%和1.2%,对照组LL、ML、MM基因型分别占96.7%、3.3%、0%,等位基因L频率占98.4%,M频率占1.6%。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67例,其LL、ML、MM基因型分别占97.0%、3.0%、0%,等位基因L和M频率分别占98.5%、1.5%;双支病变患者47例,其LL、ML、MM基因型分别占95.7%、4.3%、0%,等位基因L和M频率分别占97.9%、2.1%;三支病变患者46例,其LL、ML、MM基因型分别占100%、0%、0%;等位基因L和M频率分别占100%、0%。冠脉不同程度病变基因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梗死患者(23例)LL、ML、MM基因型分别占91.3%、8.7%、0%,等位基因L和M频率分别是95.7%和4.3%;对照组患者(92例)LL、ML、MM基因型分别占96.7%、3.3%、0%,等位基因L和M频率分别是98.4%和1.6%;两组间等位基因、基因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冠心病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62.10±50.80)IU/L]明显低于对照组[(89.91±89.82)IU/L](P<0.0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PON-155位点基因LL型患者血清PON-1活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67±51.26)IU/L vs(90.90±90.00)IU/L,P<0.01];ML型患者血清PON-]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2±18.63)IU/L vs(60.77±37.91)IU/L,P>0.05];冠心病组内及对照组内PON-1L55M不同基因型间血清PON1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冠脉多支病变组PON-1活性水平低于冠脉单支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53.48±47.37)IU/L vs(74.26±58.79) IU/L,P<0.05]。
  结论:
  1.未发现PON-1 L55M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有相关性;
  2.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血清PON1活性水平有逐步降低趋势;
  3.PON1活性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血清PON1活性降低是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