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南部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视角
【6h】

四川南部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分工与交易问题研究综述

1.2.2 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目标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研究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概念

2.1.2 农业分工演进的相关概念

2.1.3 交易效率的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劳动分工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农业发展理论

2.2.4 农业集约化理论

第3章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的农业集约化发展理论分析

3.1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3.1.1 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分析

3.1.2 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机理分析

3.1.3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小结

3.2 农业分工演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机理

3.2.1 工农产业分工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3.2.2 农产品种类分工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3.2.3 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3.2.4 影响机理小结

3.3 交易效率对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影响机理

3.3.1 交易效率对农业分工演进的影响

3.3.2 交易效率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第4章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及绩效分析

4.1 川南山区农业发展概况

4.1.1 农业自然生产环境概况

4.1.2 农业社会生产条件概况

4.1.3 农业经济概况

4.2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分析

4.2.1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分析

4.2.2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水平分析

4.3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绩效分析

4.3.1 农业集约化发展绩效的内涵及表现

4.3.2 计量模型设定及变量表示

4.3.3 模型估计方法

4.3.4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

第5章 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5.1 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概述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提出

5.1.2 空间计量模型的基本形式

5.1.3 空间计量模型的相关检验及估计方法

5.2 变量表示及数据来源

5.2.1 被解释变量的表示及数据来源

5.2.2 解释变量的表示及数据来源

5.2.3 控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5.2.4 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5.3 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及解释

5.3.1 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影响

5.3.2 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制约

6.1 川南山区交易效率受限的表现

6.2 川南山区交易效率受限的成因

6.2.1 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6.2.2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6.2.3 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6.2.4 社会文化环境封闭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6.2.5 基层政府行为不当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6.2.6 交易主体素质较低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6.3 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的制约

6.3.1 对川南山区工农产业分工的制约

6.3.2 对川南山区农产品种类分工的制约

6.3.3 对川南山区农业生产环节分工的制约

6.4 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制约

6.4.1 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直接制约

6.4.2 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间接制约

第7章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川南山区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

7.1.1 农业分工演进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

7.1.2 农业分工演进中川南山区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的构建

7.1.3 川南山区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的运行机制

7.2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路径

7.2.1 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促进工农产业分工

7.2.2 优化县域内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产品种类分工

7.2.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分工

7.3 基于改善交易效率的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推进举措

7.3.1 加强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建设,拓宽交易平台

7.3.2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改善交易硬件环境

7.3.3 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交易政务环境

7.3.4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交易主体素质

第8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尚需研究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农业集约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基础,虽然农业集约化经营包括劳动力集约、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等多种形式,但是技术集约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关键。因而,本文中的农业集约化发展主要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集约化经营为基础,通过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不断扩散和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不断改进,进而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发展过程。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895个山区县级行政区域的国土面积达到了42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44%。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山区的兴起挤占了大量优质耕地与农业劳动力资源,使得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更为紧缺。因此,通过增强现代农业技术投入,对山区有限农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促进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不仅是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研究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问题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拟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对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农业集约化发展分析框架进行完善;并应用完善后的分析框架分析农业分工演进、交易效率等因素对四川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基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的农业集约化发展理论分析。首先,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思想,从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与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两个层面揭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其次,在把农业分工划分为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农业分工演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机理。最后,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分析交易效率对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影响机理。
   (2)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及绩效分析。首先,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川南山区12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等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通过建立相关指标和应用超效率SBM-DEA分析方法,从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和农业集约化水平两个方面,分析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最后,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分析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绩效。
   (3)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分析。首先,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从县域层面的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川南山区2000-2011年间的农业分工水平进行测度。其次,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县域层面分析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影响。最后,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县域层面分析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影响。
   (4)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制约分析。首先,从自然地理条件、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基层政府行为、交易主体素质等六个方面,利用交易费用理论,结合山区的地域特性,分析川南山区交易效率受限的成因。其次,分析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的制约。最后,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制约。
   (5)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通过揭示农业分工演进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川南山区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其次,从促进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三个方面,提出农业分工演进视角下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最后,从交易平台建设、改善交易硬件环境、优化交易政务环境、提升交易主体素质等方面,提出改善川南山区交易效率,进而促进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2、研究的主要结论:
   (1)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集约化经营为基础,并通过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扩散和改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而不断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发展过程。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在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过程中,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要素稀缺程度的变化,将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对其产生诱导作用;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农资生产企业和农户的互动协作,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最终实现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而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则需以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和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改进为必要条件。
   (2)农业分工演进会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其自身会受到交易效率的影响。工农产业分工会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引发农业生产要素稀缺程度发生变化,进而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产生诱导作用;农产品种类分工将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和产业集聚,降低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成本;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将缩减农户学习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时间耗费,进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改进。但是,农业分工演进会扩大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农户间的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规模,进而提升交易费用。只有降低这种交易费用,提升其交易效率,才能促进农业分工的有效演进。
   (3)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存在促进作用。近年来,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但仍然滞后于丘陵及平原地区。而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另一方面得益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不断改进。
   (4)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总体上存在促进作用。首先,工农产业分工和农业生产环节分工都可以促进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而工农产业分工的作用相对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在兼业经营条件下,工农产业分工不利于促进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也不能彻底改变农业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进而会削弱其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其次,县域层面的农产品种类分工虽然可以促进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但并没有促进其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这可能是因为,对于山区而言,县域层面的农产品种类分工仍然难以促进农业地理集中,进而会削弱其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扩散的积极作用。
   (5)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川南山区不同县域间的农业机械技术投入呈现出负的空间相关性。其可能的解释是,农业机械设备在相邻地区之间可以流动使用。但是,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空间相关性不强。这可能是因为,地理的分割和文化观念的障碍不利于不同地区间农业生产者的交流,从而提升其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
   (6)交易效率受限是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川南山区交易效率的提升受到地理自然条件、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基层政府行为及交易主体素质等因素的多重限制。交易效率受限不但会通过影响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及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改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形成直接制约;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以及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其形成间接制约。
   (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及发展是农业分工演进的重要表现和内在要求。川南山区应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积极构建以传统农户的农业集约化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农业集约化经营为补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的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而促进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是农业分工演进视角下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改善交易效率是推进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3、研究的可能创新: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完善了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分析框架。本文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并对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观点的农业集约化发展分析框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完善:
   一是,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提出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和生产要素稀缺程度变化主要取决于工农产业分工水平而不仅仅是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等外生因素;
   二是,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农产品种类分工对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实现、降低农业集约化经营扩散成本的作用;
   三是,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进一步论证了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实现、加速农户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提升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