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意识与翟永明的诗歌创作——性别视野下的翟永明诗歌研究
【6h】

女性意识与翟永明的诗歌创作——性别视野下的翟永明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言

第一章 女性气质与翟永明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性别体认

第一节 感受微妙且表达细腻凸显女性诗写气质

第二节 意象阴柔且意境柔婉显露审美认同倾向

(一)营构阴柔的意象系统

(二)营造柔婉的诗歌意境

第二章 女性意识与翟永明成熟时期创作中的话语立场

第一节 指认黑夜意象对女性境遇的象喻:翟永明对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新建构

(一)重新发现“黑夜”词根与“黑夜意识”的提出

(二)自主诠释“黑夜”内涵与“女性意识”的彰显

第二节 揭露母性光辉对女性自我的遮蔽:翟永明对女性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

(一)质疑生育职能

(二)解构母爱神话

第三章 超越性别与翟永明近期诗歌创作中的普世写作

第一节 视野拓展:直面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境遇

第二节 诗思深化:审视人类在消费时代里的生存困境

(一)挣脱观念束缚 寻找现代诗意

(二)反思生存焦虑 深化生态诗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诗坛兴起了一股后来被称作“女性诗歌”热的不大不小的文学思潮,而这股文学思潮的兴起正是以翟永明所创作的《女人》组诗的问世为标志。其后的三四年间,中国诗坛泉涌般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的女诗人。诗评家唐晓渡先生在其题为《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的文章中评论《女人》组诗,称正是《女人》组诗的诞生,“启示了一种新的诗歌意识”,这种诗歌意识即是后来为学界普遍使用的“女性意识”。唐文发表后,“几乎引发了一种风习”,使得之后学界在讨论翟永明和女性诗歌时,多会用到“女性意识”这个关键词。“女性意识”多被视为题材意义上的女性独特的生存和生命体验,也或者被诠释为受西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女性的“性别意识”。翟永明被视为是中国当代诗坛最具“女性意识”的女诗人之一,“女性意识”对于翟永明研究,俨然成为一个标签式的批评语汇。然而,对于翟永明“女性意识”的发展脉络,却鲜有研究者进行系统梳理。诚然,如翟永明所说,“作为人类的一半,女性从诞生起就面对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们“身体内部总是隐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毁灭预感”,也即是说,女性所具有的特质意识,与生俱来。但是,女性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素质,它是“彻悟的过程”,需要被激发出来。因此,翟永明的“女性意识”在《女人》组诗之前,曾有一段“朦胧”的酝酿时期,这一时期诗人的“女性意识”反映在其创作中的即是她在诗歌内容上多偏重于捕捉女性的细腻感受和微妙心理,而在表现方式上则着力营构起阴柔而女性味儿十足的意象系统,采用天真、唯美而浪漫的“女儿性”的抒写笔调,营造了柔婉而具有浓郁的女性气质的诗歌意境,从而隐约地流露出了她对于女性身份及其审美趣味的认同。而到了《女人》时期,翟永明的“女性意识”则发展成为一种激烈的性别对抗意识,她在创作中往往采用男女二元对立的方式,质疑并解构遮蔽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化原型,以期张扬女性自我、呼唤女性自觉。随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直至新近的创作,随着国外游历和白夜酒吧的经营逐渐介入到翟永明的生命,诗人开始将女性意识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从激烈对抗转变为接纳慈悲,开始向现实民生中的不公正和女性内心中的怯懦投以了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她的诗写视野不断得到拓展,诗写力度亦得到极大强化,正显现出普世写作的趋向和风貌。并且,对于“女性意识”的认知,女诗人也经历了一个从懵懂到接受、从接受到张扬、从张扬到超越的过程。在性别视野下来研究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就是要梳理出翟永明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跟成熟的过程,就是要探究诗人对于“女性意识”的认知变化过程,就是要弄清这些变化曾怎样影响了翟永明的诗歌创作。
  论文围绕“女性意识与翟永明的诗歌创作”这一论题具体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绪言部分,简介诗人生平,简评诗人的创作价值及意义,引入研究话题;第一章,以翟永明探索时期的诗歌为立足点,从诗歌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论述翟永明早期诗歌中的女性气质及其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性别自觉的表现;第二章,探讨女性意识与翟永明成熟时期创作中所秉持的话语立场之间的关系及翟永明在创作中彰显自己的女性意识的主要路径等问题,讨论围绕“黑夜意象”和“母亲形象”展开,具体梳理了翟永明通过指认黑夜意象对女性境遇的象喻来重新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过程,并分析了翟永明以揭露母性光辉对女性自我的遮蔽来反思女性历史命运的这一诗写方式对于诗人建构拥有主体意识的女人形象所具有的意义及作用;第三章,探讨在突破性别身份这个拘囿之后,翟永明的女性意识的逐渐淡化和升华,并具体厘析了由这一改变所带给诗人的在新近诗歌创作中的诗写转变——视野的拓展和诗思的深化;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女性意识在翟永明各个时期的创作中的表现、意义及影响;展望诗人的创作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