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大简与其他楚简字形对照专题研究
【6h】

浙大简与其他楚简字形对照专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材料及方法

专题之一 浙大简与其他楚简相合的文字形体研究

专题之二 浙大简与其他楚简不合的文字形体研究

专题之三 浙大简与其他楚简同一字或合或不合的文字形体研究

专题之四 浙大简有而其他楚简无的文字形体研究

结语

附录 《浙大简与楚简帛字形对照表》(卷一)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继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成功购藏千余枚战国楚简以来,尤其近几年,国内已有多家高校以种种方式购藏了大量战国、秦汉简牍。这些珍贵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出土文献的数量,在语言文字、历史考古、古文书学、汉字书法等诸多领域有着重大研究价值。然而对於这些非科学挖掘品,我们需谨慎对待,切不可让伪材料进入学术界,从而产生负面的学术意义。
  据称,浙江大学于2009年从境外购回一批战国楚简,浙大简的内容包括《左传》(断简拼缀后有简编号124号,其中包括2枚已佚仅存照片简。另有13枚简是抄重的内容)、《玉勺》(完简2枚)、《四日至》(完简1枚)、卜筮祭祷类简(断简缀合后共有简编号20号)、遣策(断简缀合后共有简编号33号)。曹锦炎先生主编的《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以下简称《浙大简》)一书已於2011年12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於浙大简它不是直接从地底下出土的,非科学挖掘品,因此,目前有些学者对其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表现最为激烈的就是真伪之争。
  浙大简在被公布於学术界时有“简帛专家鉴定此批竹简为战国楚简”,有“这批简的碳-14测试”,有“复旦大学对竹简墨迹作显微镜微观检测分析”;虽然浙大简以“珍贵的文化遗产”的身份被隆重推出,但是学术界仍有许多质疑之声。邢文从竹简形制、文字内容和书法风格等角度切入,明确指出浙大简实为赝品;刘绍刚先生在《从文字形体和书法看“浙大简”》一文中对这批简的真实性做出了肯定的判断,但是文中也提出了一些与楚文字用字、字形不合但仍尚未给出合理解释的文字现象。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浙大简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如果浙大简确实是战国楚简的真品,那么,它们将如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所言,乃“我国文化史最珍贵的物质史料之一”,其学术意义的重要性无论怎麽评价都不过分;可是,如果浙大简是假简,是伪材料,那其产生的後果就大大不同了;倘若假简被误认为真简,那么走向社会、进入学界的将是假学术史,其产生的负面意义将是难以预料的。
  浙大简作为非经科学发掘的“出土”文献,确实十分有必要鉴定其真伪,对其提出质疑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凭空捏造,我们需客观、冷静地对待这批简。本文拟从字形的角度对浙大简作全面、封闭的研究,利用目前所能见到的楚简帛材料,将浙大简所有的字形与其他楚简进行对照、比对。本文通过编纂《浙大藏简与其他楚简字形对照表》(共15卷),进而发现浙大简与其他楚简相合的字形、浙大简异於其他楚简中的字形、浙大简与其他楚简同一字或同或不同的字形、浙大简有而其他楚简无的字形。希望通过这种形象的对比和具体的量化发现浙大简字形的特点,从而对浙大简的真伪鉴定有所帮助。

著录项

  • 作者

    陈燕;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張顯成;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竹木简;
  • 关键词

    战国楚简; 字形对照; 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