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位内固定加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的临床应用
【6h】

复位内固定加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复位内固定加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的临床应用进展

致谢

附录一 在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二 图片资料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拇指腕掌关节周围韧带走行特点,研究Bennett骨折复位后较难维持稳定的病理机制,探索研究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的更有效方法,最大程度恢复患指的功能。
   方法:解剖成人尸体上肢标本5例(10侧,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解剖教研室提供),观察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起止点及其走向。临床上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2例新鲜Bennett骨折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选择复位内固定加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对照组按传统治疗即复位内固定、但未行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术后早期功能练习,按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评定疗效[1]。
   结果:解剖观察到拇指腕掌关节属于鞍状关节,周围5条韧带及关节囊紧密固定于关节周围。42例患者术后定期拍片复查,按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评定标准[1]进行评定,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治疗组:优17,良3,可1,优良率95.2%;对照组:优11良2可8,优良率61.9%。术后两组患者拇指腕掌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z=2.2217,P=0.02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尸体解剖,明确了拇指腕掌关节周围韧带的走行及形态特点,阐明了Bennett骨折复位后较难维持稳定的病理机制;依据研究结果,本课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通过对照研究,证实其疗效明确;为临床上治疗Bennett骨折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于小光;

  • 作者单位

    广东医学院;

  • 授予单位 广东医学院;
  • 学科 外科学(骨外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谢广中;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83.410.5;R687.32;
  • 关键词

    掌骨骨折; 鞍状关节; 韧带修复; 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