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丰都县为例
【6h】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丰都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土地稀缺论

2.3 生态系统理论

2.4 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候与气象

3.1.3 资源状况

3.1.4 社会经济情况

3.2 丰都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1 丰都县土地利用现状

3.2.2 丰都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3.3 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3.3.1 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但农用地比重大

3.3.2 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较低

3.3.3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4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优质耕地保护难度大,人地矛盾突出

3.4.2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章 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4.2.3 各项指标含义

4.2.4 数据处理

4.3 权重确定方法—组合赋权法

4.3.1 层次分析法原理

4.3.2 熵值法求权重

4.3.3 组合赋权求综合权重

第五章 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及分析

5.1 评价方法

5.1.1 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分析

5.1.2 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度

5.1.3 土地可持续利用障碍度诊断

5.2 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

5.2.2 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度分析

5.2.3 土地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度诊断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兼具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功能,还形成了世界奇观——三峡水库。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正向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发电能力节省了大量的煤炭的使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轻了煤炭燃烧的污染。改变了三峡地区的地貌环境,上百乡镇被淹没;三峡工程的修建有可能诱发地震的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远超从前,水土流失也一直是该地区生态安全的大障碍。土地利用方式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整个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因此,为了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方式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本文以丰都县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丰都县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典型的西部山地区域。由于三峡库区范围比较大,直接研究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平困难比较大,因此,本文以丰都县为例,通过这个县的土地利用情况来反映三峡库区的整体情况。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现阶段丰都县土地利用可持续的水平进行判断,已经根据十年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来推测未来丰都县土地利用效益的发展方向。
  本文根据三峡库区的特殊性和生态条件,选择了25个指标建立了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运用多目标线性模型对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判定目前丰都县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之前10年内的发展趋势。利用协调度模型对丰都县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稳定性、生态安全性和经济、社会四方面的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最后采用障碍因子识别模型,筛选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起制约作用的因素,从而清醒的认识到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方向。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了政策建议。
  1、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研究结果。研究表明,2012年丰都县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水平还不高,但是评价分值从2003年的0.18上升到2012年的0.53,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2003年丰都县土地利用还处于不可平衡状态。生产力水平较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很低,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三峡工程修建的影响日益显现。10年来,由于政府的各种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丰都县的经济社会有了飞跃的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增大,利用率增大。另一方面,虽然政府继续加强对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治理,成果显著,但只是缓解了环境污染的压力,生态环境的恶化并为根本解决。因此,到2012年,综合各个系统的发展程度可以得出丰都县处于弱可持续状态。
  2、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度分析结果。研究时间段内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度由过渡阶段进不到初步协调阶段,水平不高,且波动较大。这是丰都县本身地质灾害治理、资源保护的困难性和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
  3、经济因素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作用在减弱,水土流失、耕地保护等问题仍然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这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一致。但是丰都县处于三峡库区内,担负着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责任,因此环境保护更要做好。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针对不太乐观的评价结果,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首先是观念的改变,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是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这样的发展模式也给了人类惨痛的教训。因此要摒弃这种思想,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业耕作方式、科学治理自然灾害、保护耕地等措施都是提高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本文除了对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改善的现实意义外,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县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比较简单可行的评价尺度,本文依据三峡库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立了指标体系,这对国内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