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质与差异: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比较研究
【6h】

同质与差异: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2.1 人才培养目标与类型——高等院校分类与定位的依据

1.2.2 高等院校分类与定位——克服高校教学模式同质化的前提

1.2.3 克服高校教学模式同康化的手段——分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2.4 同质与差异——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之比较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2.1.1 基于国外高校经验分析与引进的评教指标的设置

2.1.2 基于国内大学实践案例与探索的评教指标的设置

2.1.3 基于问题逻辑和文献分析的评教指标的设置

2.2 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2.2.1 英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现状

2.2.2 日本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现状

2.2.3 澳大利亚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现状

2.3 文献述评

2.3.1 对国内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述评

2.3.2 对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述评

2.3.3 基于高校教育理念为核心的评教指标的设置

2.4 概念界定

2.4.1 高等院校分类

2.4.2 学生评教

2.4.3 评价指标

3 研究思路与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设计

3.6 研究室难点

3.7 创新点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项目内容分析

4.1.1 学生评教教学态度的校际分析

4.1.2 学生评教教学方法的校际分析

4.1.3 学生评教教学内容的校际分析

4.1.4 学生评教教学效果的校际分析

4.1.5 学生评教课程评价的校陈分析

4.1.6 主观性试题评价指标的校际分析

4.2 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校际差异分析

4.2.1 学生评教教学态度的校际间差异

4.2.2 学生评教教学方法的校际间差异

4.2.3 学生评教教学内容的校际间差异

4.2.4 学生评教教学效果的校际间差异

4.2.5 学生评教课程评价的校际间装异

4.2.6 学生评教主观性试题测评的校际间差异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普遍存在的问题

5.1.2 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

5.1.3 专业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

5.1.4 技能型院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

5.2 对策建议

5.2.1 现代大学教学范式的转变

5.2.2 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理论基础

5.2.3 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5.2.4 针对学生评教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5.2.5 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侬据

5.2.6 构建符合研究型大学教学理念的学生评教指标的意义

5.2.7 专业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侬据

5.2.8 构建符合专业型大学教学理念的学生评教指标的意义

5.2.9 技能型院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依据

5.2.10 构建符合技能型院校教学理念的学生评教指标的意义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生评教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保证高校学生评教质量的前提。本研究抽样调查了国内45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基于这45所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为样本,针对每份样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首先,随机抽取的这45所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分别来自研究型大学15所、专业型大学15所、技能型院校15所,针对这45所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按照其构成维度: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课程评价、主观性试题,运用词频统计法分别构建词频统计数据库;然后,分别统计出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技能型院校在各个具体指标上的词频数量,计算出各种类型大学分别在各个指标上的百分比,将统计的全部词频录入到IBM SPSS19.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根据不同类型高校自身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教学特征来判断现行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合理性,并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依据。
  本研究通过对指标文本横向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内容均出现比较严重的趋同现象;通过纵向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型高校评教指标的设置依然主要沿袭着我国传统的四维度分类法。从总体上看,评教内容指标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评教过程指标过于注重“管理者的制定”而忽视“学生的参与”,评教效果指标过于注重“教师教的好”而忽视“学生学的好”;具体来看,不同类型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并不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的设置忽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它并没有突出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目标,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专业型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的设置忽视实践性教学以及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等方面,它并没有突出专业性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的特点;技能型院校的学生评教指标的设置与研究型、专业型大学相比教而言显得较为简单而粗糙,并且指标内容相差不大,对“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设置的评价指标过多,而“实践性”的评价指标过少,指标的表述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等特点,它并没有突出职业技能型院校以培养技术实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人才目标,课堂教学应注重校内技能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双边联动”的特点。另外,研究还发现我国各类高校评教指标中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指标不够重视的现象。
  论文以实践中生发的问题为着眼点,遵循“实然困境——原因探析——应然走向——突围方法”的研究路径,运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评教指标文本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审视与反思,对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应然走向进行了规划。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引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及内容、理论基础,提出研究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研究的相关综述及其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相关的研究设计。具体介绍该研究的研究工具,研究对象,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等。
  第四部分,研究结果分析。对国内45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整理,将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和技能型院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特征以及它们普遍关注与普遍忽视的指标项目。
  第五部分,对策与建议。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及得出的结论,并对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第六部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归根结底,各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并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类型及各自的教学特点来进行设置。高校教学的同质化促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同质化,进而导致学生评教指标的同质化,所以秉持“以评促改”的评价理念,分类设置高校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克服高校教学模式同质化的倾向,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分类办学,而且有利于我国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本研究根据目前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向,分别根据研究型大学评教指标、专业型大学评教指标及技能型院校评教指标存在的问题,根据各类型大学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类型及各自教学特点分别提出相应的调整方向,以期为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设置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为后续三种不同类型高校量身定做自己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