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与时的张力:汶川地震诗歌的诗学启示
【6h】

诗与时的张力:汶川地震诗歌的诗学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中国诗歌的记时传统

二、民间参与记时传统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创作主体的心景图像及其多重启示

第一节 “急就章”诗歌与诗人的写作伦理

第二节 重归冷静的诗坛与“诗人何为”

第二章 寻求诗歌伦理责任与审美属性的平衡点

第一节 灾难记忆的承载体

第二节 自由写作与时代担当

第三章 传播视域下的地震诗潮

第一节 地震诗歌的传播媒介

第二节 地震诗歌的“图像化”

第三节 诗歌传播中的“互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里氏8.0级地震给正处于喜迎奥运圣火的中国和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悲痛。国人万众一心、国家及时迅速的反应以及新闻媒体更为透明化的报道使得这次地震救灾产生了空前的影响。惨重的灾情诱发了一场心灵“地震”,诗歌成为这场地震的最佳“救援”力量,普通大众以他们的积极行动发起并促成了这次诗歌热潮。汶川地震诗潮(以下简称“地震诗潮”)重现了诗歌的社会功能,但同时这场诗潮艺术方面的不足也让我们反思诗歌的伦理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
  地震诗歌的创作者身份多样复杂,既有已成名的诗人,也有普通诗歌爱好者,此外还有很多创作者是第一次与诗歌如此近距离接触,甚至可能是唯一一次。诗歌是诗人的心灵与现实共振的产物,创作者对诗歌的艺术认知和对现实的体验,是影响诗歌文学价值的直接因素。所以探究创作者的身份、创作心理,可以让我们从诗歌创作源头上来找到地震诗潮良莠不齐的原因。而且,这样的探讨对于诗人以后该如何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
  汶川地震虽使诗歌界呈现出热闹的景象——诗歌数量以井喷之势增长,但从诗歌文本整体来看,我们会发现其伦理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明显失衡。地震诗潮“沙多金少”的现状,启发我们从诗歌的艺术本质与审美属性来审视这场热潮,从而思考如何获得诗歌的社会担当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平衡。
  地震诗歌形成热潮的原因,除了当时社会情绪的激发,媒介是主要的承载和推动力量。地震诗潮的优长与不足和媒介传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特殊的时代语境之下,诗歌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诗歌与传播媒介、媒介事件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被简单定论。读者反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网络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对这场诗潮的凸现特点有着重要影响。地震诗歌传播的这些新现象既暴露了诗歌的缺憾,同时也指明了诗歌良性发展的必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