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公民的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6h】

数字公民的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数字公民身份建构研究背景

第一节 虚拟网络时代数字公民的身份介绍

第二节 数字公民身份建构研究的新语境

第二章 数字虚拟技术情境下的身份建构特性分析

第一节 沉浸体验

第二节 游牧体验

第三章 数字虚拟审美情境下的公民身份性建构

第一节 “双行”的身份——现实的我看虚拟中的“我”

第二节 困境中“同行”——虚拟世界的“他者”看虚拟中的“我”

第三节 新语境的“注视”——虚拟大环境看身处其中的“我”

第四节 困境中涅槃——身份的重新建构对现实的影响

第五节 网络世界中的身份建构——以《穿越火线》为例

第四章 数字公民的身份建构与传统身份建构异同

第一节 两种身份认同的差异——载体与呈现方式

第二节 两种身份认同的联系——基础与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身份建构是近代哲学家或社会学家探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网络虚拟时代的全面到来,它的研究范围也不断延伸,网络虚拟时代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生存体验,塑造了人们交往和互动的全新模式,从而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赋予了人们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虚拟网络身份。本文首先对于数字公民身份建构进行了概述,分别对于数字公民身份进行介绍以及它的研究语境进行分析;其次,对数字身份的特性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总结;第三,着重分析了审美情境下数字公民身份建构的三种方式、现实影响和网络游戏案例;最后,对数字公民的身份建构同传统的身份建构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比较,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数字公民身份建构研究背景”,首先是对网络虚拟时代数字公民身份这个概念做一个介绍,我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网络社会中,它代表了现代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其次,数字公民身份建构研究的新语境,这一部分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后现代视角下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二是信息产业的不断革新下涌现的高科技的影响。
  第二部分“数字虚拟技术情境下的身份建构特性分析”,本章节主要是在网络沉浸体验和游牧体验下分析数字虚拟身份所具有的身份特征,主要是虚拟性、互动性、多元性、去时间和空间性,通过探访虚拟身份的这几方面的特征,我们能够很好的总结出虚拟身份同现实身份的不同特征,从而对虚拟身份的特征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第三部分“数字虚拟审美情境下的公民身份性建构”,通过三种“看”的方式:现实的我看虚拟中的“我”主要是体验者在网络中构建了自己的身份,把一个完整的我分裂为现实世界中的我和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我”的形象,通过现实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我的一系列的对比来对网络世界中的我进行一个认知;虚拟世界的“他者”看虚拟中的“我”主要指网络世界中体验者之间的互动是网络互动中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这也是一种发现自我和探索自我的过程,也是一种重塑自我的过程;虚拟大环境看身处其中的“我”,体验者对于网络的沉浸、体验、享受和二度创作正是体验者在网络世界中对于自我的一种探索,而这种探索正是形成在网络中身份认同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总结这三种的“看”的方式,进而分析出人类在虚拟身份建构时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优势并且也分析出它们对于人类的不利的影响,进而阐释出虚拟身份建构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最后以网络游戏《穿越火线》为案例进行身份建构的具体分析。
  第四部分“数字公民的身份建构与传统身份建构异同”,首先,两种身份认同的联系——基础与传承,把互联网作为人的身份认同的一种的新的载体的和传承方式,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是人的一种延伸,而现实社会中的传统身份建构则是基础;其次,两种身份认同的差异——载体与呈现方式,数字公民的身份建构的载体是互联网,而传统身份则是现实中的社会,他们在身份建构时的互动方式同样是不同的,进而分析探究问题。

著录项

  • 作者

    李照萌;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肖伟胜;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C91-05;
  • 关键词

    互联网; 虚拟身份; 数字公民; 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