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研究
【6h】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理论阐释

一、精准扶贫思想

二、贫困文化和文化扶贫

三、文化扶贫与精准扶贫的

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文化扶贫的成就与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文化扶贫的主要方式

二、大学生文化扶贫的变化发展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文化扶贫存在的不足分析

一、大学生文化扶贫机制尚不完善

二、大学生文化扶贫的深度发展受阻

三、大学生文化扶贫缺乏长效机制

四、大学生文化扶贫观念的含糊

第四章 以精准扶贫推动大学生文化扶贫纵深发展

一、精确识别,确保大学生文化扶贫的可塑性

二、精确帮扶,确保大学生文化扶贫的有效性

三、精确管理,确保大学生文化扶贫的有序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基层是做好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大学生充分发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作用,通过开展志愿实践文化帮扶活动和参与服务基层工作项目两大方式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基层部门、乡村小学等地开展服务,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优化基层队伍建设、发展农村科技作出贡献,是当前参与基层文化扶贫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多年以来相关数据,发现大学生在参与文化扶贫过程中出现了参与机制不严谨、参与发展深度不足、参与观念含糊、长效参与机制欠缺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以精准扶贫思想为导向,从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三大方面对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进行完善,避免帮扶落入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内容的俗套,切实为困难群体解决问题。
  论文第一部分为文章研究综述内容,通过搜集整理当前学者关于文化扶贫、精准扶贫的研究,总结借鉴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找出当下学界研究疏漏之处,借以作为本文写作立足点。清晰目前学界以扶贫为主题的探讨大多数是与政府主体相联系,少有研究者将大学生这一庞大人才资源作为文化扶贫的强大助力进行总体研究,忽略大学生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文化扶贫参与主体展开研究,是对扶贫脱困相关理论和实用价值的有益补充,促进我国扶贫工作的研究与发展。
  论文第二部分是对文化扶贫、精准扶贫及二者关系的论述。明晰精准扶贫的内涵与发展背景,提炼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三大环节,确立其精准化反映的细化、系统化、科学化、可操作化工作理念,并以此作为后续改进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中不足的落脚点。通过对贫困文化理论的阐述明确从提高贫困地区人们受教育水平、转变落后思想观念和建设基层组织等方面进行帮扶进而达到脱贫目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大学生是支教支农支医、优化基层组织建设、科技服务基层的优秀资源,对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科技文化水平、思想水平、民主法治素养起到积极作用,强调重视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活动与工作。
  论文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主要方式、内容,总结多年来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贡献与发展趋势。我国大学生主要通过开展志愿实践文化帮扶服务和服务基层项目参与文化扶贫,参与大学生规模愈加扩大,服务范围愈加扩散,大学生质量愈加上乘,大学生参与成果丰硕。
  论文第四部分对当前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提出了参与文化扶贫机制的不完善、深度发展不足、缺乏长效参与机制、参与扶贫观念含糊的问题。通过分析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的相关选聘与管理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等,可见其选拔、培养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工作职责、权责不明。结合周边大学生开展志愿实践文化帮扶活动与自身实际经历,总结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活动存在任务思维重、持续性发展不足等问题。
  论文第五部分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从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三大环节对大学生、文化扶贫活动与工作组织者提出对应建议,强调对参与文化扶贫的大学生资格识别,在正确识别帮扶对象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帮扶活动,规范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与宣传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