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研究
【6h】

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

一、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必要性

(二)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可行性

(三)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二、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现状调查

(一)访谈调查设计

(二)案例基本情况

(三)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的工作过程及介入效果

三、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阻碍性因素分析

(一)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内部性因素分析

(二)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外部性因素分析

四、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思考与建议

(一)社会工作组织的介入经验总结

(二)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留守儿童问题备受政府、家庭、社会和学界的关注,而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也曾多次引发社会舆论热潮。留守儿童安全保护力量薄弱的现状,严重威胁着留守儿童的生存质量和成长健康。尤其是近些年,留守儿童安全问题频频被新闻媒体曝光,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反思也进一步加深,甚至于留守儿童安全保护被提上了国家治理议程。由此,自2016年始,国家积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措施,排查统计留守儿童信息,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力求为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
  在诸多学者探究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品德的基础上,本研究着力于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问题。基于家庭、学校、政府在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保护中的局限性,研究提出由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在论述了留守儿童安全保护中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石柱县样本选取地的留守儿童本人、留守儿童监护人、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任课教师和留守儿童学校负责人、留守儿童居住地村干部的实地访谈调查以及对“青助会”、“三生志愿者”等社会组织的案例分析,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剖析了社会工作组织在留守儿童安全保护中的介入要素、介入过程,其中介入要素分析了介入内容、介入方式、社会工作组织介入过程中与其他组织间的互动关系,介入过程探讨了介入流程和介入形式。研究肯定了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有效性,分析了其介入的现实成效,并进一步挖掘其介入的有效经验,如发挥组织内部团队合力、注重安全教育反馈、采用游戏性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等,同时就社会工作组织自身内部阻碍因素和外部阻碍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认为造成其介入障碍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工作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弱、社会工作组织的服务对象泛化、社会工作组织的服务联动性差、公民意识缺失、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要汲取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有效做法并提倡予以推广,同时提出多项留守儿童安全保护建议,一是政府与社会工作组织的协同治理,融合学校、家庭等主体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二是邻里互助,发挥熟人社会的力量;三是借用“互联网+”,挖掘线上资源,建设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网络体系;四是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产生的源头进行治理,也就是从留守儿童家庭入手,一方面健全并落实留守儿童的监护机制,提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通过扶持留守儿童父母回乡就业或留守儿童同父母随迁进城来重建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另一方面建立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系统工作程序和操作标准;五是从留守儿童自身建设着手,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