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蚕蛹油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6h】

蚕蛹油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的脂肪营养

1.1 重要的能源物质

1.2 节约蛋白质

1.3 提供必需脂肪酸

1.4 其他营养功能

2 脂肪的代谢

2.1 脂肪的分解

2.2 脂肪的合成

2.3 脂肪的转运

3 水产饲料的脂肪源

3.1 动物性油脂

3.2 植物性油脂

3.3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鱼类的影响

3.4 饲料中混合脂肪源的优势

4 蚕蛹的开发利用

4.1 蚕蛹在饲料中应用的局限

4.2 蚕蛹油的营养价值

5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蚕蛹油等7种油脂对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质代谢影响的比较

引言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鱼饲养与管理

1.3 样品采集、制备

1.4 指标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7种油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2.2 7种油脂对罗非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2.3 7种油脂对罗非鱼全鱼和组织常规营养组成的影响

2.4 7种油脂对罗非鱼饲料中营养素沉积率的影响

2.5 7种油脂对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6 7种油脂对罗非鱼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7种油脂的不同脂肪酸组成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3.2 7种油脂对罗非鱼营养组成的不同影响

3.3 7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会影响罗非鱼肌肉的脂肪酸组成

3.4 7种油脂对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蚕蛹油和大豆油的组合对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引言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鱼饲养与管理

1.4 指标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不同组合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2.2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不同组合对罗非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2.3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不同组合对罗非鱼全鱼、肝脏和肌肉常规组成的影响

2.4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不同组合对罗非鱼饲料中营养素沉积率的影响

2.5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不同组合对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6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不同组合对罗非鱼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组合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3.2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组合对罗非鱼营养组成的影响

3.3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组合对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4 蚕蛹油与大豆油的组合对罗非鱼脂质代谢的影响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61.5%,富含淡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C18:3n-3),且C18:3n-3可在淡水鱼体内衍生为高不饱和脂肪酸中的EPA(C20:5n-3)和DHA(C22:6n-3),是水产饲料中极具潜力的油源。为探究蚕蛹油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展开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1.蚕蛹油等7种油脂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质代谢影响的比较
  饲料中分别添加5.0%的蚕蛹油(SPO)、海水鱼油(MFO)、罗非鱼油(TO)、猪油(PL)、鸡油(CO)、亚麻籽油(LO)和大豆油(SO),配制成7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均重为(47.51±0.52) g的试验鱼。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20尾,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罗非鱼终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LO和SO组显著高于SPO和MFO组,与TO、PL和CO组差异不显著。饲料系数SPO组显著高于除MFO组外的其余各组,而蛋白质效率与之相反。摄食量SPO组最低,SO组最高。TO组罗非鱼脏体比、体长/体高和腹脂率均为最低,而肥满度最高。肝体比PL组显著高于除 LO组外的其他各组。腹脂率MFO组显著高于除CO组外的其余各组。同其他组相比,SPO可降低罗非鱼全鱼、组织粗脂肪及血清甘油三酯(TG)、葡萄糖和丙二醛(MDA)的含量;MFO可降低全鱼粗脂肪的含量和提高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活性;PL组罗非鱼血清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均较低,而肝脏肉碱脂酰转移酶-I(CPT-I)和ACC活性均较高;CO组血清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为最高;LO和SO可显著提高罗非鱼对饲料脂肪的沉积率和全鱼、肌肉粗脂肪的含量,SO还可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降低LDL-C、TC的含量;SPO、LO和SO可分别显著提高罗非鱼肌肉中高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研究表明,SPO作为吉富罗非鱼饲料的单一脂肪源,虽会影响其生长性能,但具有降体脂、血脂和血糖,保护鱼体健康和优化肌肉脂肪酸组成等优点。
  2.蚕蛹油和大豆油组合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试验以蚕蛹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总添加水平为5%,配置成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蚕蛹油(大豆油)添加水平依次为5%(0%)、3.75%(1.25%)、2.5%(2.5%)、1.25%(3.75%)和0%(5%),分别命名为SPO、SPO:SO3:1、SPO:SO2:2、SPO:SO1:3和SO。饲喂初始均重为(48.07±0.23)g的吉富罗非鱼。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20尾,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随着蚕蛹油比例的不断上升和大豆油比例的不断下降,吉富罗非鱼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摄食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稳定的趋势,都在SPO:SO3:1组达到最大值,SPO组达到最小值,饲料系数正好与之相反;体长/体高、肠脂系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全鱼、肝脏和肌肉粗脂肪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全鱼粗灰分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稳定的趋势,全鱼水分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而肝脏水分则无规律;罗非鱼对饲料中干物质、蛋白质和灰分的沉积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脂肪沉积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吉富罗非鱼肌肉中亚油酸含量呈上升趋势,α-亚麻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吉富罗非鱼血清TG不断升高,HDL-C与CPT-I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蚕蛹油:大豆油2:2组表现为最大值。LDL-C、ACC和GPT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蚕蛹油:大豆油3:1组出现最小值,MDA和碱性磷酸酶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上所述,蚕蛹油与大豆油的组合中蚕蛹油占50%~75%时,对提高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促进鱼体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沉积效率,保护鱼体健康等效果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