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压力状态下的心跳生理模式研究
【6h】

压力状态下的心跳生理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压力的心理生理理论基础和信号预处理

2.1 压力变化的生理机制

2.2 心电理论基础

2.3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

2.4 R波波峰定位及RR间期计算

2.5 常用的心跳生理特征

2.6 基于观察的新型RR间期特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理压力状态下的心跳模式分析

3.1 实验设计及数据集的构建

3.2 心跳模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理压力状态下的心跳模式分析

4.1 实验设计及数据集的构建

4.2 心跳模式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理和心理压力共存状态下的心跳模式分析

5.1 实验设计及数据集的构建

5.2 心跳模式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诱因导致的压力生理模式的可区分性分析

6.1 压力数据集分类和特征选择结果

6.2 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压力是个体在增加了生理、心理、情感和行为要求后使得机体处于不平衡的一种状态。压力会导致强的生理唤醒,其显著生理反应是交感神经的激活,以及副交感神经的失活,且与心脏活动具有强关联性。大量研究表明,压力的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多种身体损害,如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传导等。因此,对压力状态下生理反应模式的研究是极具意义的。本文分别对心理诱因、生理诱因和混合诱因导致的压力状态下,机体应激反应过程中的心跳生理模式进行研究。
  (1)本文设计了三种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心电信号采集方案。首先,通过无预期目标的朗读、模拟答辩和真实场景下的硕士学位答辩事件获得心理压力状态下的生理反应样本。其次,通过放松静坐、匀速缓慢跑步和快速上下楼梯任务获得生理压力状态下的生理反应样本。最后,通过放松静坐任务、真实场景下的有背景音乐超声洁牙和无背景音乐的超声洁牙事件获得两种压力共存状态下的生理反应样本。结合问卷和被试回访等多种方式确定数据的压力程度标签,对不同压力状态分别构建了“无到非常弱”、“弱到中等”和“中等偏强到强”不同压力水平的生理反应数据集。
  (2)从统计意义上探讨了不同诱因导致的压力状态下生理参数的平均效果变化趋势。使用t检验和统计分布分析发现,不同诱因下生理参数的变化不尽相同,但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与压力有关的心脏自主神经活动。随压力程度增大,平均心跳间隔呈减小趋势,反映出心跳逐渐加快,压力生理唤起程度变高;RR间期标准差、RR间期相邻差的标准差和RR间期相邻差的均方根呈减小趋势,反映出压力程度增加使得交感神经激活、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而非线性特征近似熵、递归定量参数中的递归熵和确定度呈增大趋势,反映出压力增大的同时心脏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越强,心脏起博有较高的适应性。对比心理和生理压力状态下,随压力程度增大,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生理参数的平均变化效果发现,心理诱因导致的压力状态中,心脏活动更为复杂且不确定性高。
  (3)进一步从模式识别的角度探讨了特定诱因、两种不同诱因间、不考虑压力诱因几种情况下,不同程度压力生理模式的可区分度,并使用后向选择算法发现了依赖分类器的压力生理模式的最简洁表达。通过分析发现:不考虑压力诱因的情况下,不同程度压力的生理模式的区分效果较好;但如果同时考虑不同诱因和不同压力程度的状态,压力生理模式的区分效果较差。
  本文对实验数据分别从统计分析和模式识别角度分析了压力状态下的心跳生理模式,结果表明生理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压力自主神经活动,且在不考虑诱因的情况下,不同压力程度的生理模式极易区分,这对可穿戴设备实现实时的压力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