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铜绿假单胞菌PAO1毒素-抗毒素系统的预测及功能验证
【6h】

铜绿假单胞菌PAO1毒素-抗毒素系统的预测及功能验证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毒素-抗毒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JS298的解析

3.3 重组质粒T-pJS298的构建

3.4 重组质粒T-pJS298的鉴定

3.5 重组质粒A-T-pJS298的构建

3.6 重组质粒A-T-pJS298的鉴定

3.7 细菌诱导表达及生长曲线的绘制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介导持留菌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一: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测序结果

附录三:在读期间的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该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其致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有文献报道PA持留现象与疾病复发和病程迁延有关,而细菌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可介导细菌持留表型形成。本研究应用毒素-抗毒素数据库(Toxin-antitoxin database,TADB)在线工具,分析PA基因组DNA上Ⅱ型TA系统,构建pa0124/pa0125基因双表达载体A-T-pJS298,观察pa0124/pa0125基因选择性表达对大肠埃希菌BL21(DE3)生长的影响,探讨PA基因组上存在的TA系统,为研究TA系统介导PA持留表型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 TADB为细菌、古细菌Ⅱ型TA系统在线预测工具,其根据已鉴定的TA系统编码基因保守序列和TA系统典型遗传特征进行预测,如2个基因紧密相连,所编码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小等。通过 TADB在线工具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上可能存在的Ⅱ型TA系统,利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网站上所提供的局域相似性比对(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对TA系统编码蛋白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毒素蛋白、抗毒素蛋白。 采用双酶切法在 pJS298基础上构建 pa0124/pa0125基因双表达载体A-T-pJS298,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 A-T-pJS298通过化学转化法导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然后,以含50μg/ml卡那霉素和0.2%葡萄糖的 LB平板筛选获得阳性细菌。分别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的液体LB培养基中,37℃振荡过夜培养。次日按1:50的比例转接于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7℃振荡培养至OD600约为0.4,然后,取4支试管并编号为A、B、C、D,并取4 ml上述OD600约为0.4的菌液分别加入到4支试管,同时加入诱导剂IPTG(终浓度为1 mmol/L)或L-阿拉伯糖(0.2%),即A试管(IPTG-,L-阿拉伯糖-)两种诱导剂都不加,B试管(IPTG-,L-阿拉伯糖+)仅加入L-阿拉伯糖,C试管(IPTG+,L-阿拉伯糖-)仅加入IPTG,和D试管(IPTG+,L-阿拉伯糖+)同时加入IPTG和L-阿拉伯糖。于加入诱导剂后1,2,3,4,5,6,7小时分别吸取菌液测定记录OD600值,绘制大肠埃希菌生长曲线。 【结果】 1.用TADB在线工具分析出14对TA系统,其中4对预测的TA系统的评分>60%,即pa0124/pa0125、pa1030/pa1029、pa1878/pa1879和pa3270/pa3269。 2.PCR法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本课题在质粒pJS298的基础上成功构建pa0124/pa0125基因双表达载体。 3.在不加 IPTG和L-阿拉伯糖的(IPTG-,L-阿拉伯糖-)管或只加入 IPTG的(IPTG+,L-阿拉伯糖-)管的情况下,细菌能正常生长,生长曲线无明显改变;仅加入L-阿拉伯糖的(IPTG-,L-阿拉伯糖+)管,即加入诱导剂 L-阿拉伯糖诱导毒素蛋白 PA0124表达的细菌在约4 h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在加入阿拉伯糖4 h后OD600维持在1.5~2.0低值,生长曲线低平;而(IPTG+,L-阿拉伯糖+),即同时加入 IPTG和 L-阿拉伯糖诱导两种蛋白质表达的细菌生长无明显抑制,生长曲线接近正常水平。在加入诱导剂6 h时肉眼观察到(IPTG-,L-阿拉伯糖-)、(IPTG+,L-阿拉伯糖-)和(IPTG+,L-阿拉伯糖+)试管菌液浑浊程度无明显差异,而(IPTG-,L-阿拉伯糖+)试管中菌液的浑浊度较其他试管明显澄清,与生长曲线图相符。 【结论】 1.用 TADB在线工具分析出4对评分大于60%能的 TA系统,即pa0124/pa0125、pa1030/pa1029、pa1878/pa1879和pa3270/pa3269。 2.成功构建了基于质粒pJS298的pa0124/pa0125基因双表达载体A-T-pJS298。 3.铜绿假单胞菌的pa0124/pa0125基因可能是一对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毒素-抗毒素系统。

著录项

  • 作者

    苏国明;

  • 作者单位

    广东医学院;

  • 授予单位 广东医学院;
  • 学科 临床检验诊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维青;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AO1; 抗毒素系统; 预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