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h】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词表

前 言

第一部分 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临床试验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第二部分 纳洛酮促醒作用的非阿片受体机制的电生理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全文总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发表与交流论文

近几年所取得的部分成果、专著及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实验以临床试验研究的方法,观察了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临床效果。在此基础上,以急性分离Wistar大鼠额叶皮质锥体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了纳洛酮额叶皮质锥体细胞的兴奋性的影响,藉此探讨纳洛酮的促醒效应是否存在非阿片受体依赖的机制。纳洛酮促醒作用的非阿片受体机制的电生理研究结果如下:1.相差显微镜下,急性分离完整的额叶皮质锥体细胞表面光洁,有较多的突起。胞体呈锥形或三角形,有一个顶树突(50~100μm)和多个基树突。2.分离的额叶皮质锥体细胞易于形成全细胞记录,平均静息膜电位为-53.28±8.45mV(n=156)。串联阻抗为13.43±4.66MΩ,膜电容为10.23±1.46pF。93.67%的细胞有诱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平均动作电位幅度74.43±13.14mV(n=124)。3.谷氨酸和GABA对记录额叶皮质锥体细胞分别有兴奋和抑制作用。电流钳记录方式下,谷氨酸使细胞膜产生去极化反应并伴动作电位发放频率明显增加。在电压钳记录方式下,细胞表面施加谷氨酸后,可见内向电流并伴有放电活动的产生。4.电流钳记录模式下,纳洛酮使额叶皮质锥体细胞去极化,并伴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加。5.电压钳记录模式下,纳洛酮使额叶皮质锥体细胞产生内向电流,同时伴有放电活动的产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