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P在失神经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6h】

SP在失神经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前言

实验一SP在失神经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及其影响

实验二SP对体外破骨细胞内PDGF-β表达的调控

讨论

全文小结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SP和PDGF在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且难于防护,不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其损伤发生率较高。由于颌面部感觉神经丰富,三叉神经大部分穿行于颌骨内,颌面部骨折常常伴发神经的损伤,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又常常忽略对神经损伤的处理或预防神经进一步损伤的发生。Schultze-Mosgau等对34名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调查,发现下牙槽神经损伤术前为46%,术后为76.9%,持久感觉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7%[1]。Lizuka等对214名患者270处以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进行平均15.2月随访,结果显示58.1%的患者术后有IAN功能障碍[2]。早在150年前,就有人通过解剖发现骨膜、骨组织、骨髓等骨代谢活跃区存在神经纤维,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这些神经纤维含有包括P物质在内的多种神经肽;进一步研究发现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存在SP受体[3],SP能刺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4-5]。临床实践发现:截瘫和颅脑损伤患者伴随四肢骨折骨痂往往过度生长;Hukkanan等切断大鼠的坐骨神经后发现神经损伤组的骨痂量较单纯骨折组多,骨痂内神经分布少,生物力学强度差[6]。随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感觉神经参与的骨折修复和改建,神经损伤影响着骨折愈合的进程和质量,并且可能是通过其分泌的神经肽介导实现的,其具体机制仍在探索之中。本实验将建立失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骨骨折动物模型,研究失下牙槽神经支配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建立破骨细胞培养系,通过检测SP诱导下PDGF-β在破骨细胞内的表达分析二者交互作用可能机制。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感觉神经对骨折愈合调控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临床治疗从改善神经功能入手促进颌面部骨折愈合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下牙槽神经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选用中国大白兔32只,分为实验组(去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和对照组(单纯下颌骨骨折),分别在术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骨痂愈合方式,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SP在新生骨痂中的表达。用机械分离法分离培养破骨细胞,分别为A、B、C、D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含M-199培养液,实验组分为B、C、D三组,B组为SP浓度为10-10M的M-199培养液,C组为为SP浓度为10-8M的M-199培养液,D组为SP浓度为10-6M的M-199培养液。在培养后第1、3、5天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PDGF-β在破骨细胞内的表达。 结果:1.失神经骨折组骨痂在各个时期较同期对照组编织骨成熟度较低、骨性骨痂在新生骨痂中比例明显偏低,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尤其是骨折愈合晚期。2.失神经骨折组骨痂中SP含量早中期表达弱,晚期表达逐渐增强;对照组骨痂中SP在早期表达较强,到14天尤明显,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晚期SP表达复又增强;SP在骨痂中表达失神经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3.PDGF-β在破骨细胞内表达与SP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1),呈明显正相关,无时间一效应关系。 结论:1.下牙槽神经参与下颌骨骨折愈合的调控,切断下牙槽神经影响下颌骨骨折骨痂形成的速度和质量。2.感觉神经参与骨折的愈合的调控可能是通过其分泌的神经肽介导,SP是参与骨折愈合调控的重要物质之一。3.SP在骨折愈合不同阶段的表达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提示其信号介导作用对骨折修复和改建启动、联动和调控有重要意义。4.SP在对破骨细胞分化、增殖和功能的神经性调控与PDGF关系密切,并可能是上调破骨细胞内PDGF-β的表达来实现,进一步证实SP调节骨修复细胞上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是其对骨折修复和改建的网络调控的可能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