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体抑制剂对近交系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补体抑制剂对近交系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近交系大鼠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实验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第二部分补体抑制剂对近交系大鼠血清补体活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第三部分 补体抑制剂对近交系Brown/Norway至Lewis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全文总结

致 谢

照 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补体系统参与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现状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和背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切实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心脏移植,而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应用使近年来器官移植得以飞速发展,但毒副作用和对全身免疫系统的抑制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如致命性的感染或恶性肿瘤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毒性作用造成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移植物丧失功能。当供体不可避免的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使移植心急性或慢性的失功,影响移植效果。为保障移植效果而又不全面抑制受者的免疫反应情况下,能够调节供、受体之间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应该是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最好的、最终的解决方式。而传统移植免疫认为在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有研究显示调节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并不能保护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随着移植免疫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步认识到体液免疫中非特异性的补体系统在同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可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Pratt等通过补体抑制即可对同种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我们前期实验发现纯化的云南眼镜蛇毒因子能有效的抑制封闭群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部分移植心长期存活(>60d),该结果表明CVF不仅具有传统理论上的抗超急排作用,而且能显著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并出现部分移植心长期存活的惊人结果,这可能是CVF通过目前不明的机理诱导了免疫耐受,但也不能排除是由封闭群大鼠的遗传背景差异性所导致。本实验拟在建立近交系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经典动物模型下,通过运用眼镜蛇毒因子(CVF)消耗补体进一步观察补体抑制对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CVF抗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 方法: 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应用改良Ono术式建立近交系Brown/Norway-Lewis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 2、将小剂量CVF应用于Lewis大鼠,用CH50法测定大鼠注射CVF后血清补体活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分为对照组(手术)和干预组(手术+CVF20ug·kg-1·d-2),对比观察CVF消耗血清补体对移植心存活的影响;分别采集术后1、3、5、6d移植心脏,HE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移植心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时间点移植心脏的C3及CD3+T淋巴细胞的表达。 结果: 1、成功建立了近交系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 2、大鼠尾静脉注射小剂量CVF2h血清补体活性即显著下降,并于6h达到最低,此后1-2d基本保持在10%以下,4d恢复到23.50%,8d恢复正常(68.81%)。 3、实验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由原来的6.65±0.34d延长到11.69±0.71d;病理检查提示移植心病理损害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实验组1-6d血管壁及心肌组织内未见C3沉着,内皮细胞未见肿胀、坏死,而同期对照组血管壁及基底层均可见不同程度的C3沉着,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肿胀、坏死;实验组CD3+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减轻。 结论: 1、近交系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排除了遗传背景不一致的影响,实验结果均一;改良Ono术式建立的Brown/Norway大鼠至Lewis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是研究同种心脏移植更理想的小动物模型; 2、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毒素室提供的CVF,在较小剂量下即具有较好的抗补体活性; 3、CVF可显著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CVF是否能引起免疫耐受尚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