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壳聚糖纳米包裹miR-155分子信标实时成像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6h】

壳聚糖纳米包裹miR-155分子信标实时成像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CD133(+)肺癌干细胞的检测、分选及miRNAs表达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第二部分 miR-155分子信标的合成及在肺癌中的检测应用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第三部分 miR-155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实时成像肺癌细胞的研究

分题一DNA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转染A549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分题二 miR-155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实时成像肺癌细胞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全文小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分子信标技术在活细胞内应用的研究进展

博士研究生期间撰写和发表的文章

Detection of Expressin of miR-155 in Lung Cancer Cells using Molecular Beacon Fluorescence Imaging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总的5年生存率不足15%,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基于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CSC)理论的新策略有望为肺癌早诊带来突破。CD133是经典的CSCs标记物,成功用于包括脑胶质瘤、结肠癌、肾癌、肝癌以及胰腺癌的CSCs的鉴定与分离。最近,EramoA等证实CD133是肺癌干细胞(lungcancerstemcells,LCSCs)新的标记物,为研究以LCSCs为靶标的肺癌早期诊断策略提供了契机。此外,已有不少的研究表明:特异的微小RNA(miRNA)在维持肺上皮干细胞(lungepitheliumstemcells,LSCs)生物学特性、促进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是潜在的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签。基于此,我们设想:基于LCSCs和miRNAs双靶标的检测手段可能是更理想的肺癌早期诊断策略。因此,本实验拟经Real-timePCR观察miRNAs在CD133(+)LCSCs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以期获得CD133(+)LCSCs相关的miRNAs。 敏感的完整靶细胞内特异性分子实时成像观察是实现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分子信标(molecularbeacon,MB)是根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原理设计的一种高灵敏性、高特异性检测手段。较之于Real-timePCR、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等传统的miRNAs检测方法,分子信标荧光技术可实现完整细胞内特异性靶分子的实时成像观察,是了解活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新的手段。目前,基于分子信标技术的特异性miRNAs实时成像检测的文献报道较少。 类似于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ASO),分子信标活细胞内应用面临生物稳定性差、转染效率低等诸多方面的困难。有研究提示用对DNA有保护作用的载体并阻止分子信标分子的核内流是提高分子信标稳定性的有效的策略。在众多的核酸载体中,壳聚糖纳米颗粒(chitosannanoparticle,CS-NP)具有DNA保护作用、缓释效应等特性,可能是较为理想的分子信标载体。然而,壳聚糖纳米能否用作分子信标技术的载体尚未见报道。 为此,本研究在分离、鉴定CD133(+)LCSCs并分析其miRNAs表达的基础上,以CD133(+)LCSCs高表达的has-miR-155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靶向结合成熟miR-155及其前体的特异性分子信标(miR-155MB)。制备miR-155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实时成像观察SPC-A1肺癌细胞内miR-155的表达,为建立实时成像CD133(+)LCSCs特异性miRNAs表达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 实验方法: 用CD133单抗观察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组织中的CD133(+)LCSCs。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自NSCLC组织富集CD133(+)LCSCs。结合文献,以肺癌相关miRNA(hsa-miR-155、hsa-miR-205a、hsa-miR-191、hsa-miR-21、hsa-miR-210、hsa-miR-17-5p和hsa-miR-106a)为检测对象,经Real-timePCR初步筛选CD133(+)LCSCs相关miRNA。 根据成熟has-miR-155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miR-155分子信标。同时,设计、合成不能与任何内源性序列互补结合的随机序列MB(randomsequencemolecularbeacon,RSMB)作阴性对照。液相杂交实验观察miR-155分子信标和随机序列分子信标的特异性和热力学稳定性。用miR-155分子信标孵育丙酮固定的人NSCLC组织切片和H446、SPC-A1肺癌细胞观察miR-155在肺癌内的表达并经Real-timePCR方法验证。同时,用Vero细胞和PC-3前列腺癌细胞作对照。 吸附法制备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DNaseⅠ消化实验、细胞蛋白提取物孵育实验观察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稳定性。激光共聚焦观察壳聚糖纳米介导miR-155分子信标转染SPC-A1肺癌细胞及其检测miR-155的表达能力。同时,用随机序列分子信标和Vero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评估活细胞内荧光信号的特异性。 结果: 1、免疫荧光和流式分析发现12例不同类型的人NSCLC组织内存在比例约为0.11~1.2%的CD133(+)LCSCs,而正常肺组织未见CD133(+)细胞。免疫磁珠分选、富集CD133(+)LCSCs并经Real-timePCR检测发现hsa-miR-17-5p、hsa-miR-155在富集的AC133(+)LCSCs中高表达,较之于AC133(-)肺癌细胞,表达上调分别为1.44、1.13倍。 2、液相杂交实验显示分子信标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热动力学稳定性。miR-155分子信标孵育固定的NSCLC组织切片和H446、SPC-A1肺癌细胞后发现肺癌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异的红色荧光,而背景很低,阴性对照组未见到明显荧光信号。Real-timePCR结果证明荧光信号来源于miR-155分子信标与靶分子特异性结合。 3、经吸附法制备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屏蔽实验显示当Wcs-Np/WODN≥5:1时复合物结合较为完全,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显示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适合于细胞转染。DNaseⅠ保护实验表明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有抗核酸酶降解作用。胞浆蛋白孵育2h后裸分子信标荧光强度增加约2~3倍,而核蛋白孵育裸分子信标后荧光强度增加约9倍,表明胞核蛋白对裸分子信标构象稳定性影响明显。用胞核蛋白孵育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2h后发现分子信标荧光信号无明显增强,提示壳聚糖纳米能有效阻止分子信标与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继续孵育24h后荧光信号增强约5~6倍,显示分子信标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缓释效应。进一步用壳聚糖纳米作为载体介导miR-155分子信标转染SPC-A1肺癌细胞24h后发现:大约40~50%的SPC-A1细胞内可见较强的红色荧光,以胞浆内较为明显,显示转染效率较高,且SPC-A1细胞浆内的荧光信号主要来源于miR-155分子信标与其靶分子的特异性结合。核内可见弱的荧光信号表明壳聚糖纳米可阻止分子信标迅速、大量在核内聚集,用壳聚糖纳米作为载体是减少分子信标核内非特异性信号的有效策略。 4、实时成像SPC-A1肺癌细胞移植瘤的实验研究正在进行中。 结论: 1、不同类型人NSCLC组织内存在极低比例的CD133(+)LCSCs。免疫磁珠分选富集CD133(+)LCSCs并经Real-timePCR初步检测发现hsa-miR-17-5p、hsa-miR-155在富集的CD133(+)LCSCs中有较显著的过表达。 2、成功设计、合成特异性miR-155分子信标并应用于固定的肺癌细胞内miR-155基因表达的检测。 3、成功用壳聚糖纳米包裹分子信标并实时成像SPC-A1肺癌细内miR-155基因的表达,为建立实时成像CD133(+)LCSCs内特异性miRNAs表达的技术平台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