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因芯片联合组织芯片初步探讨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6h】

基因芯片联合组织芯片初步探讨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因芯片技术对BE、EAC基因差异表达谱的初步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荧光定量RT-PCR验证筛选基因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组织芯片检测相关蛋白在BE、EAC、ESC中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Western检测Cofilin、RNF在BE、EAC中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基因芯片技术在食管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文献综述 2:Advances in gene chip technique in Barrett's meta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英文论著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Esophagus adenocarcinoma,EAC)的癌前病变。近年来研究表明,EA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食管鳞癌(Esophagus squamous carcinoma,ESC)的发病率则有下降趋势。BE已被证实与EAC的发生密切相关,超过80%的EAC发生于BE。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BE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组织芯片技术和基因芯片以及传统组织学技术的结合,为肿瘤组织及其癌前病变中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产物的鉴定和性质的确定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策略,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分析BE黏膜及其周围鳞状上皮的差异基因和蛋白质点,从RNA和蛋白质水平对BE发病和恶变机理进行研究,目前尚较少报道。本研究拟联合基因芯片和组织芯片鉴定BE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考察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与BE临床病理特征之间以及基因相互之间的相关性,揭示BE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全貌,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材料和方法
   1.临床标本
   BE患者来自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门诊BE患者,EAC患者来自于西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门诊EAC患者以及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胸外科、附属新桥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收集患者BE黏膜以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食管腺癌及癌旁组织,之前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以及医院临床研究委员会批准。组织活检后立刻储存于液氮,实验时移入-80℃冰箱。标本大小约4mm,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从BE黏膜上方2cm处获取。所有病理组织样本特征均经常规HE染色证实。
   2.RNA准备
   组织标本在-196℃液氮中研磨成碎末,之后经Trizol(Invitrogen Life Technologies,美国)提取组织总RNA。RNA的完整性和纯度经1.2%甲醇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总RNA纯度OD260/OD280>1.8用于后续基因芯片分析。
   3.标记和杂交
   将来自于BE及其相应的食管粘膜组织的总RNA20μ通过Micromax Directlabeling试剂盒(Perkin Elmer Life Sciences,USA)标记上Cy3和Cy5。将标记好的探针于95℃变性5分钟,然后在杂交小室((Corning Life Sciences,USA))65℃水浴18小时,将其杂交到包含30,968探针的Agilent寡核苷酸芯片上。在杂交之前先将芯片先在5XSSC,0.1%SDS和1%BSA溶液中65℃水浴45分钟预杂交,以减少非特异性杂交。杂交之后,将芯片相继在含0.1%SDS的2XSSC、含0.05%SDS的1XSSC及0.1XSSC溶液中洗涤20分钟,之后将芯片烤干。
   4.芯片图像分析
   芯片经Gene Pix4200A扫描仪(Axon Instruments Inc.Foster City,CA)在不同的PMT设置下进行扫描,以获得最大的信号浓度并且探针溶解率<0.1%。Cy5标记的cRNA在635nm波长下扫描,Cy3标记的cRNA样品在532nm扫描。扫描结果以TIFF图像格式保存并经Gene Pix Pro6.0.1.27软件(Axon Instrument)分析。所得到的图像为两种荧光的复合图,须经Split-tiff软件分割成单色荧光图像。将图像导入图像分析软件Imagene,经过自动和人工定位与排列,确定杂交点的范围,过滤背景噪音,提取得到基因表达的荧光信号强度值,最后以列表形式输出,从而完成将扫描得到的图像定量转化为数值。杂交图是经过计算机数据叠加后产生的图像,反映了每个被检测基因在两者相互比较中表达丰度的比值。采用Agilent扫描仪进行扫描,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为ratio≥2为上调基因,ratio≤0.5为下调基因。红色点代表该基因在BE组织中表达上调,绿色点代表该基因在BE中表达下调,而黄色点代表对比组织间没有差异。
   5.生物信息分析
   聚类分析采用Michael Eisen编著的Cluster Software version3.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基因表达数据经log转换。将结果经Tree View Program Version1.50软件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分别用红色和绿色代表。
   KEEG Pathway分析:应用免费基因分类和数据库得到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定位等功能节点。根据免费的KEGG数据库以及Biointerpreter software(http://www.genotypic.co.in/biointerpreter)得到基因在已知生物通路中的作用。
   6.实时荧光定量RT-PCR
   用LC定量PCR仪(Roche Diagnostics)及TaqMan SYBR Green I(RocheLaboratories)荧光法分析了5个上调基因(FLJ45831、MUC1、LYN、ITGβ1、RNF121)和2个下调基因(CFL1、RPS6)的表达情况;以GAPDH作为管家基因。目的基因经.RT-PCR试剂盒(Invitrogen)检测。经过45个循环扩增后,得到每个孔相对于原始浓度的Ct值,这些原始数据经过ABI Prism7000 SDS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7.组织芯片(TMA)
   TMA的构建根据TMA构建流程进行。样品经过脱水和HE染色后,不同的组织样品固定在芯片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目的蛋白在BE,EAC and ESC上的表达。三种目的蛋白Cofilin,Inergrin beta1和RNF121通过TMA技术检测。
   8.Western-Blot
   组织蛋白经BCA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50μg蛋白和2×上样buffer变性后经SDS-PAGE电泳分离,然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通过特异性抗体及相应二抗进行染色,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显色。
   9.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值士SD表示,配对资料经双尾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总RNA的抽提和mRNA的纯化
   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A260/A280在1.843-1.951之间,mRNA在1.90-2.0,每条泳道可见28S和18S条带,证明RNA的浓度和纯度均较高,符合实验要求。
   2.基因芯片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
   BE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共计426个基因在BE形成过程中发生明显改变,其中上调基因共142个,下调基因共284个。这些基因涉及粘蛋白相关基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骨形态蛋白、凋亡抑制基因和bcl-2家族相关基因等。基因分类和KEGG途径分析发现四种分子功能途径在BE中表达上调,这四种途径包括钾离子通道活化、活性钙钾离子通道活化,RNA多聚酶Ⅱ启动子转录的负调控,过渡金属运输途径。许多基因家族在BE中的表达较正常粘膜增高,这些家族包括FLJ45831蛋白、钾离子介导活性钙通道、癌胚抗原相关性细胞粘附分子1(胆汁糖化蛋白)、淋巴细胞毒素β(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3)、载脂蛋白B48受体、胃内因子(维生素B合成物)、MBT结构域
   1、BRCA1基因2等。
   EAC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在2倍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共212个,下调基因共126个,涉及了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凋亡抑制基因、抑癌基因、黏附和代谢等。
   3.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基因芯片的验证
   4.TMA检测Cofilin、Intergrinβ1、RNF121的表达
   5.Western-Blot检测Cofilin和RNF121的表达
   结论
   1.大活检钳钳取2次活检的组织能够提供芯片上样量所需要的5ugRNA,基因芯片分析可用于内镜下活检组织;
   2.BE在基因和分子生物水平上的改变比组织学改变发生要早,是Barrett腺癌的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基因多步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BE的发生、发展以及向EAC的转化有关。
   3.MMP相关基因表达上调、CYP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及CYP2亚家族基因多态性可能涉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4.寡核苷酸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基因表达变化都是可信的,基因芯片筛选基因表达谱具有高通量大规模的特点,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则适合单个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两者互为补充和验证。
   5.TMA技术发现Cofilin、Intergrinβ1及RNF121在BE中表达较正常食管粘膜均增高,并且在EAC及ESC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升高,表明Cofilin、Intergrinβ1和RNF121可能在BE发生及发展为EAC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6.Western-Blot检测结果与TMA相一致,可见组织芯片技术与Western技术相结合,可以组成一个可靠的高通量蛋白表达分析系统;与基因芯片相结合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基因表达、扩增和功能检测分析系统。这为深入理解BE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