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突发事件特勤应急部队人群的应对方式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
【6h】

突发事件特勤应急部队人群的应对方式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突发事件特勤应急部队人群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突发事件应急部队人群应对方式的干预策略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文献综述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人群的应激反应及应对机制研究

研究生学习阶段撰写及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工农业、建筑业和交通事故,以及危及公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各种突发事件。武警特勤部队应势成立,专门担负救援、维稳、反恐、灭火、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的应急处置,迅速成为我国突发事件响应人群(Emergency Reponders Personnel,ERP)的骨干突击力量。众所周知,突发事件常在局部地区散发,隐蔽突然,不仅造成或者可能现场人员的重大伤亡和环境设施的严重破坏,甚至引发大规模的社会秩序混乱和群众心理恐慌。较其他专业的ERP相比,特勤部队人群(Special-Service Military Personnel,SSMP)受领任务最早,反应速度最快,其成员更多地暴露于多重创伤威胁之下,直接经历着灾难恐怖和暴力情景造成的严重心理毁伤,从而最有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灾难的受害人群。尽管各地特勤应急部队过去几年广泛参与了“SARS疫情流行”、“拉萨3.14打砸抢事件”、“5.12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组建时间较短,又在军队编制序列之内,身份和地位极其特殊,国内迄今尚未针对该人群就心理应激反应的应对调节和保护机制进行深度的研究报道。本文运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SSMP应对方式研究的技术路线,建立适合SSMP特点的应对干预理论,提出便于开展经常性干预训练的方法步骤,供相关部队借鉴使用,旨在快速提高SSMP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满足我军和平时期遂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生保障需要,具有促进平时应急服务和军事医学理论发展双重意义。
   第一部分突发事件特勤应急部队人群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对SSMP应对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方式的流行病学干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分别从重庆市内卫武警部队整群抽取两个特勤大队共8个中队,公安消防武警部队整群抽取一个特勤支队共4个中队,对其成员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变量进行现况调查,比较其应对方式与军人常模之间的差异,评价其表现类型和成熟程度,查找应对方式条目应答时存在的问题,筛选主要影响因子。
   结果:396名受试者中,86.36%具有突发事件任务的相关经历,6项应付因子得分的平均水平显著优于中国军人男性常模标准(P≤0.01),解决问题(0.75)>求助(0.60)>幻想(0.40)>逃避(0.39)>合理化(0.36)>自责(0.24),应对方式总体表现为成熟型。成熟型应对方式得分达标等级(因子项数)显著高于不成熟应付因子(P<0.001)。但是,列联系数为0.478,研究对象在不同应付行为类型与得分达标等级均有分布,不成熟应付行为在15.91%的受试者中占主导地位,6项应付因子得分全部达到军人常模标准的仅占39.40%,成熟型应付行为的人员中6项达标率仅为45.95%。从影响变量的作用效应来看,自信心、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和危机生存技能的缺乏是应对方式的负性影响因素,而社会支持、自我的灵活性、责任心、任务经历是正性影响因素;其中支持利用度、经验不和谐、自信心、逃生知识对不同应对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较普遍,而其余因素的影响作用比较单一。
   结论:SSMP应对方式总体表现成熟稳定,较军人一般水平优秀。但是,应对方式个体差异较大,成熟程度有限,一些问题尚比较普遍,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制约。因此,有必要针对SSMP的应对行为现状开展系统的干预训练,进一步改善该人群的应对方式表现,提高应对方式的成熟度。
   第二部分突发事件应急部队人群应对方式的干预策略研究
   目的:评价SSMP应对方式干预训练计划的实验效果,提出系统、科学、有效、适用的干预策略,为基层特勤部队开展经常性应对行为训练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已被调查的重庆内卫武警抽取一个特勤大队(4个中队),从消防武警特勤支队抽取2个中队,共187人组成干预组;其余人员整群参与组成对照组,共178人。2009年2月14日到5月30日,在干预组和对照组继续参加日常训练和任务的前提下,干预组接受一项特殊的应对方式训练。整个训练方案包括事件特点、认知评价、经验能力等8个理论模块,按照理论辅导,动作练习,反思体会、讨论交流等4个阶段流程(共14期)组织实施。每周大约完成一期,每期分两节进行,每节耗时50~60分钟。
   结果:干预组187人中,8人没有完成各期训练内容,3人因干预后测试问卷填写不全被剔除,其余176人纳入统计分析范围。对照组178人中,7人没有参加干预后的测试,4人应答问卷不全,余下167人纳入统计范围。不管是自身前后比较,还是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除自责因子以外的其余5种方式得分方面都发生了显著改变(P<0.001)。其中,成熟型应付因子得分显著地增加,而不成熟型和合理化因子得分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5种应对方式在实验前后的绝对改变量不同,递减序列是幻想>求助>解决问题>退避>合理化,分别改变了0.132,0.122,0.077,3.073,0.055。对社会支持和自我和谐各维度实验结果比较,干预组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自我灵活性三个方面得分较自身实验前和实验后对照组显著增加,而自我与经殓的不和谐因子呈现显著下降。客观支持度与自我刻板性没有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变化。
   结论:采用内容模块化与方法流程化相结合的干预策略不仅使得该人群对幻想、逃避、合理化等非成熟型应付方式的选择减少,同时增加了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立对行为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人群整体应对方式更加成熟和稳定,可以在所有SSMP中加以验证并推广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