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状动脉扭曲的量化测量方法及应用
【6h】

冠状动脉扭曲的量化测量方法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摘要

1.前言

2.研究材料

3.研究方法

4.模拟与检验

5.结果

6.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冠状动脉扭曲一成因、测量及临床意义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冠状动脉扭曲可以造成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扭曲的严重程度被认为与其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具有相关性,提出对冠状动脉的扭曲程度进行准确的测量评价的新方法可以为明确冠状动脉扭曲的所造成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方法:连续录入2014年7月188例临床拟诊“冠心病”且均接受256排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观测记录患者临床数据及实验室检查结果。CTA血管图像经后处理后,提取心外膜下三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轴,获取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并对扭曲系数进行量化测量。分析扭曲系数与其他临床观测指标的相关性。
  建模检验:通过对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扭曲建模,模型扭曲角度与扭曲系数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0.999。检验证明该方法对扭曲评价的效果良好。
  结果:所有入选者平均年龄66.21±10.92岁,年龄最小者39岁,最大93岁。其中男性88例,女性100例;吸烟史阳性患者57例;有饮酒史阳性患者22例;诊断为冠状动性心脏病或既往有该病史的89例;明确诊断高血压病患者106例;明确诊断脑卒中或既往有脑卒中患者86例;明确诊断糖尿病或既往有糖尿病患者49例;左前降支冠脉扭曲平均系数TC3DLAD为0.0906±0.0800;左回旋支扭曲系数平均值TC3DLCX为0.2368±0.2379,右冠状动脉扭曲系数平均值TC3DRCA为0.4242±0.3043。左前降支非扭曲组冠状动脉CTA提示狭窄35例(18.62%),其中显著狭窄12例(12.77%)。扭曲组冠状动脉提示狭窄45例(23.94%);其中显著狭窄21例(22.34%)。左回旋支非扭曲组中,冠状动脉CTA检查提示发生狭窄14例(7.45%),其中显著狭窄5例(5.32%)。扭曲组提示狭窄16例(8.51%),其中显著狭窄6例(6.38%)。右冠状动脉非扭曲组中CTA检查提示发生狭窄18例(9.57%),其中显著狭窄5例(5.32%)。扭曲组提示狭窄29例(15.43%),其中显著狭窄7例(7.45%)。三支冠状动的脉扭曲组中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在临床资料对比中,左前降支:扭曲组平均年龄68.52±10.46岁,非扭曲组平均年龄64.03±10.97岁。左回旋支:扭曲组平均年龄68.52±10.46岁,非扭曲组平均年龄64.03±10.97岁。右冠状动脉:扭曲组平均年龄68.52±10.46岁,非扭曲组平均年龄64.03±10.97岁。三支冠状动脉的扭曲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非扭曲组(P<0.05)。
  结论:此方法能对冠状动脉在三维空间的扭曲程度进行准确的定量化分析,且结果不受造影投射面、人为测量误差及血管长度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右冠状动脉的扭曲系数均值最大,冠状动脉扭曲人群中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提示冠状动脉扭曲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相关。年龄因素也可能与冠状动脉扭曲的发生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