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6h】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与危险因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膦甲酸钠与更昔洛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进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特点、危险因素及抢先治疗疗效,比较膦甲酸钠与更昔洛韦预防allo-HSCT后CMV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有效防治allo-HSCT后CMV感染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
  1.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165例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抢先治疗疗效。
  2.前瞻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69名接受allo-HSC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造血重建后根据移植类型分层,分层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膦甲酸钠组(60mg/kg/d)和更昔洛韦组(5mg/kg/d)进行预防,观察两组患者预防期间及移植后100天内CMV感染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膦甲酸钠与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结果:
  1.Allo-HSCT后39.39%(65/165)的患者出现CMV血症,首次血中检出CMV DNA的中位时间为移植+43天(+11~+507天),经抢先治疗后,其中96.92%的患者转阴,10名患者进展为CMV病发生率,包括CMV肺炎3例,CMV出血性膀胱炎7例。
  2.多因素分析提示预处理过程中使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human thymocyte globulin,ATG)、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移植后100天内监测连续》2次环孢素(CiclosporinA,CSA)浓度>300ng/ml或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浓度》15ng/ml是发生CMV血症的危险因素。
  3.膦甲酸钠组预防期间CMV感染、移植后100天内CMV感染和CMV病发生率分别为11.4%,31.4%,11.4%。更昔洛韦组预防期间CMV感染、移植后100天内CMV感染和CMV病发生率分别为2.9%,20.6%,0。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更昔洛韦组CMV感染出现时间较膦甲酸钠组明显延迟(P<0.05)。
  4.预防期间,更昔洛韦组3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膦甲酸钠组(P<0.05),但4度粒细胞减少及1、2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膦甲酸钠组电解质紊乱较更昔洛韦组更常见,肾功损害发生率两组相似。膦甲酸钠组有4名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更昔洛韦组无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
  结论:
  1.CMV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Ⅱ-Ⅳ度aGVHD、预处理中使用ATG、移植后100天内连续>2次环孢浓度>300ng/ml或他克莫司浓度>15ng/ml是移植后发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
  2.本研究数据显示:膦甲酸钠与更昔洛韦在预防移植后CMV感染上疗效相当,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具有差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