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hR活化上调肠上皮源IL-10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6h】

AhR活化上调肠上皮源IL-10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FICZ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活化的AhR上调肠上皮源IL-10的表达并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活化的AhR通过上调P-STAT3调控IL-10的表达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白介素10与炎症性肠病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主要影响人类胃肠道的慢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虽然其具体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现有的证据表明肠粘膜免疫调控紊乱和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共同引发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芳香烃受体(AhR)是一种胞浆内的转录因子,可由一系列的外界环境中的配体特异性激活。AhR的激活参与肠粘膜免疫的调控。有证据表明,在IBD病人的肠道组织中AhR的表达被抑制,而给予AhR的配体6-甲酰基吲哚并[3,2b]-咔唑(FICZ)和四氯二苯并-p-二恶英(TCDD)可以缓解小鼠结肠炎模型中的炎症反应。虽然现有的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AhR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保护作用,但是其作用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
  白介素10(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可以缓解肠粘膜炎症。本研究通过外源性给予AhR的特异性激动剂FICZ,研究活化的AhR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是通过上调肠上皮源IL-10的表达来实现的。
  方法:
  1.给予小鼠4%的DSS喂养7天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两天后腹腔注射AhR激动剂FICZ。每天记录小鼠体重,第8天收集小鼠结肠组织并测量长度,切片并进行HE染色和组织学分析。
  2.从结肠组织中提取肠上皮细胞,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肠上皮细胞中IL-10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
  3.在体外培养Caco-2细胞株,用FICZ处理细胞,或同时给予脂多糖(LPS)处理,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IL-10和STAT3/P-STAT3的表达,用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
  结果:
  1.给予FICZ明显缓解了DSS引起的小鼠体重下降;DSS处理后小鼠结肠的长度几乎缩短一半并伴有水肿和淤血,而给予FICZ后这些情况明显改善;组织学分析显示DSS处理后小鼠结肠上皮和隐窝有严重的缺损,而FICZ处理后明显改善了这些损伤。
  2.与DSS处理组相比,给予FICZ明显上调了肠上皮源IL-10的表达;DSS处理后,促炎的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给予FICZ处理后炎性因子明显下调。
  3.体外培养Caco2细胞,给予LPS处理24小时或LPS和FICZ共同处理24小时,LPS明显上调了IL-1β和IL-6的mRNA的表达,而FICZ明显下调其表达;同时无论是否有LPS的刺激,FICZ均明显促进了IL-10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
  4.FICZ处理Caco-2细胞24小时后,STAT3的表达几乎没有变化而P-STAT3的表达明显上调。
  结论:
  1.FICZ激活AhR明显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2.FICZ激活AhR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均可以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
  3.活化的AhR可以上调肠上皮细胞源IL-10和P-STAT3的表达。

著录项

  • 作者

    李良子;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
  • 学科 普通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桦;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16.102;
  •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病理机制; 芳香烃受体; 白细胞介素10; 肠道保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