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管鳞癌中DLL4、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6h】

食管鳞癌中DLL4、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 料 与 方 法

1. 组织标本和临床资料的收集

2. 主要化学物品、试剂及配制

3. 主要仪器

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DLL4、CD34、VEGF

5. DLL4蛋白、CD34蛋白、VEGF蛋白的结果判定

6. 统计学处理

实 验 结 果

一、免疫组织染色结果

讨论

1、DLL4的结构特征及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2. VEGF的结构特征及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3.DLL4、VEGF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肿瘤风暴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血管生成依赖于多种促进血管发生和抑制血管发生因子的综合调控作用, Delta样配体4(DLL4)是Notch家族配体之一,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上调,对于血管在肿瘤中的生成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动物模型中,选择性阻滞DLL4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异种移植研究表明抑制DLL4-N0tch信号通(DLL4-Notch signaling pathway)能够克服对抗VEGF治疗抵抗的作用,而且联合用药效果更好。本实验通过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elta样配体4在食管癌旁组织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其微血管密度(MVD);探讨DLL4、VEGF的表达与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组织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1.采用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手术后的食管鳞癌组织石蜡标本71例,并取其癌旁组织作为对照。
  2.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34标记的MVD值、VEGF蛋白、DLL4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3.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t检验, Pearsonχ2检验或连续性校阅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标准规定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DLL4、VEGF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染色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质内,为棕黄色颗粒,同时也有少量表达的为胞膜,DLL4、VEGF、MVD值的表达,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呈显著差异(DLL4χ2=58.197,P<0.0001,VEGFχ2=54.192, P<0.0001,MVD值t=19.997,P<0.0001),有统计学意义,与患者性别(DLL4χ2=0.318,P=0.573,VEGFχ2=1.452,P=0.228,MVD值t=1.832,P=0.054)、年龄(DLL4χ2=1.347,P=0.246,VEGFχ2=0.114,P=0.736,MVD值t=-0.639,P=0.525)无相关性,与肿瘤直径(DLL4χ2=5.071,P=0.024,VEGFχ2=8.63,P=0.003, MVD值t=-5.091,P<0.0001),浸润深度(DLL4χ2=6.015,P=0.013,VEGFχ2=23.213, P<0.0001,MVD值t=-5.733,P<0.0001),临床分期(DLL4χ2=7.292,P=0.007, VEGFχ2=3.889,P=0.049,MVD值t=-4.998,P<0.0001)、组织学分级(DLL4χ2=11.511,P=0.001,VEGFχ2=7.445,P=0.006,MVD值t=-2.013,P=0.049)、淋巴结转移(DLL4χ2=10.789,P=0.001,VEGFχ2=4.559,P=0.033,MVD值t=-4.325, P<0.0001)明显相关。
  2、DLL4、VEGF均为阳性表达的MVD值明显高于DLL4、VEGF均为阴性表达或只有一项阳性表达的MVD值(t=6.316,P<0.0001)。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DLL4与VEGF、MVD呈相关性(rs=0.545,P<0.0001,rs=0.594,P<0.0001), VEGF与MVD呈相关性(rs=0.508,P<0.0001)。
  结论:1.DLL4蛋白、VEGF蛋白、MVD值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高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2.食管鳞癌组织DLL4和VEGF蛋白、MVD值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在食管鳞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食管鳞癌组织MVD值随着DLL4、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而升高,提示两者可能在食管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
  3.DLL4与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均与MVD值呈正相关,提示VEGF可能是上调DLL4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浸润、转移及与微血管形成可能有协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