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兴隆山马麝栖息地选择研究
【6h】

兴隆山马麝栖息地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概述

1.2 SSFR类动物栖息地选择研究现状

1.3我国麝资源危机状况及其致危因素

1.4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自然条件

2.2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

2.3动物种类和马麝的主要天敌

第三章研究方法

3.1外业准备

3.2样线-样方布设

3.3栖息因子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3.4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马麝春季栖息地选择

4.1研究结果

4.2讨论

4.3小结

第五章马麝夏季栖息地选择

5.1研究结果

5.2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马麝秋季栖息地选择

6.1研究结果

6.2讨论

6.3小结

第七章马麝冬季栖息地选择

7.1研究结果

7.2讨论

7.3 小结

第八章马麝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变化

8.1研究结果

8.2讨论

8.3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展开▼

摘要

马麝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其分布区较以前大为退缩,数量也逐年下降,目前我国仅存19 300~23 200头.2006年春季(4月)、夏季(7-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我们在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隆峡管理站采用样线法对马麝在不同季节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调查,春季共设283个栖息地样方,其中马麝利用样方37个;夏季共设样方286个样方,其中马麝利用63个;秋季共设286个,其中马麝利用39个;冬季共设样方283个,其中马麝利用48个.运用主成分分析、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和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1. 春季马麝选择栖息地的植被类型以灌木林为主,在坡向上偏爱利用南坡和东坡,主要利用下坡位,距离水源和旅游线路较近(<1000m),而远离居民区(>2000m).春季马麝利用样方与非利用样方相比,具有海拔低、阔叶树的胸径较小、乔木层郁闭度差、灌木密度小、隐蔽度和避风状况差以及食物丰富等特征,而对针叶树高度、针叶树胸径、阔叶树高度和灌木距离选择性不大.对各栖息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食物因子是兴隆山马麝春季栖息地选择的首要因子,主要包括乔木层郁闭度、阔叶树高度、阔叶树胸径、针叶树胸径和植被类型5个生态因子. 2. 夏季马麝选择栖息地的植被类型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主要利用中上坡位,主要利用南坡,同时对东坡、西坡和北坡也有充分利用,隐蔽性和避风状况良好,水源和旅游线路距离>500m,远离居民区.夏季马麝利用样方与非利用样方相比,具有针叶树较高和食物丰富度较差等特征,而对海拔、针叶树胸径、阔叶树的高度和胸径、乔木层郁闭度、灌木密度、灌木距离和居民区距离选择性不强.对各栖息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理因子是兴隆山马麝夏季栖息地选择的首要因子,主要包括旅游线路距离、水源距离和坡位3个生态因子. 3.马麝秋季喜欢选择以灌木林为主的植被类型,在坡向上喜欢利用南坡、东坡和西坡,主要利用中下坡位,水源和旅游线路距离<1000m.喜欢选择距离居民区<1000m的生境可能与在偏远林区非法盗猎加剧,因而选择对其生存威胁较小的区域有关.秋季马麝利用样方与非利用样方相比,具有海拔较低、针叶树的高度较低、胸径较小、阔叶树胸径较小、乔木层郁闭度较差、隐蔽度和避风状况较差等特征,而对阔叶树高度、灌木密度、灌木距离和食物丰富度选择性不强.对各栖息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理因子是马麝秋季栖息地选择的首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海拔、水源距离、旅游线路距离、坡位和居民区距离5个生态因子. 4.冬季马麝选择栖息地的植被类型以阔叶林和灌木林为主,在坡向上主要利用南坡,主要利用下坡位,避风性良好,隐蔽度较差,水源和旅游线路距离<1000m而远离居民区(>2000m).冬季马麝利用样方与非利用样方相比,具有海拔低、针叶树较小、阔叶树的胸径较小、乔木层郁闭度较差、雪深较浅等特征,而对阔叶树高度、灌木密度、距离和食物丰富度选择性不强.对各栖息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食物和水因子是兴隆山马麝冬季栖息地选择的首要因子. 5.马麝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分离主要表现在针叶树高度、针叶树胸径、乔木层郁闭度、食物丰富度、坡向、坡位、隐蔽度、避风状况、水源距离、旅游线路距离、居民区距离等11个栖息地因子上,而海拔、阔叶树高度、阔叶树胸径、灌木密度、灌木距离、植被类型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马麝对它们利用相当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