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层政治变迁中的权威、自主与制度--近大都是年云南宝秀镇为中心的表达
【6h】

基层政治变迁中的权威、自主与制度--近大都是年云南宝秀镇为中心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与文献回顾

三、研究框架、路径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样本和资料

第一章 国家、社会与制度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与发展

(一)“国家”、“社会”及其关系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简要回顾

二、“制度”链结起来的国家与社会

三、历史制度主义政治学与国家、社会研究。

(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概要

(二)历史制度主义及其范式

四、基层政治中的权威、自主与制度

(一)基层政治

(二)权威、自主与制度

第二章“化外”到“化内”的滇南社会

一、“化外之地”的乡土传统

二、土流兼治的地方社会

三、卫所嵌入与社会控制

四、士绅阶层的兴起与底层社会变动

五、文化、场域与乡村控制

小结

第三章 晚清、北洋时期地方自治下的基层政治变动

一、滇南巨变与清末新政下的地方自治

(一)蒙自开关与滇南巨变

(二)地方自治及其清政府的制度设计

(三)滇南地方自治之实况

二、民国初年滇南自治与区乡规划、选举初试

(一)民国初年的自治因循

(二)选举政治背后的乡村变动

三、县自治下的区乡组织与县议会选举

(一)区乡区划及其组织

(二)县议会选举及简评

四、大变迁下的乡村与社会自主

(一)现代取向的乡村教育

(二)个碧石铁路的集资修筑与民营

(三)乡土社会的诸种团体与组织

(四)大革命时期中共以宝秀为中心的革命活动

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乡村秩序

一、地方自治下的县、区、乡建政

(一)《县组织法》对基层建政的规划

(二)基层建政之实绩

二、保甲重建与乡村改造

(一)由“团甲”到“保甲”

(二)流于形式的乡村改造

三、新县制下的乡镇行政化

(一)新县制与撤区扩乡

(二)地方行政人员训练

(三)乡镇行政的巩固

四、基层政权“内卷化”下的政治参与和博弈

(一)选举政治的众生相

(二)基层民意组织之实况

(三)乡镇长之劣迹与乡民控告

五、乡村境遇与基层失序

(一)土地、赋税与兵役

(二)绵延的匪患与持续的乡镇长退职

小结

第五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乡村重塑

一、基层行政重构、土地改革与合作化运动

(一)建政与土改并举的乡村重构

(二)从“互助组”到“高级社”

二、民族区域自治背景下的人民公社体制

(一)“政社合一”的公社组织及其运作

(二)公社制度下的社队分权与党一元化领导体制

(三)关于人民公社体制及基层干部的评价

三、人民民主专政下的乡村选举政治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

(二)基层政治过程中的选举状况

四、阶级、民族与“集权动员卷入式”政治参与

(一)国家权力进入乡村时“阶级”、“民族”概念的运用

(二)“阶级”话语下的集权动员卷入式参与和“民族”的边缘化

五、统购统销体制下的征粮、纳税与分配制度

(一)建国初期的征粮与统购政策的确立

(二)国家主导的物资供给与分配

小结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权重构与乡村选举型秩序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下的基层政治改革与发展

(一)大区小乡制与党政经分开

(二)撤区建乡及乡(镇)村(办)行政管理体制

(三)乡村管理体制的变革及“大乡制”的建立

二、变革社会巾的基层政治权力结构

(一)渐失权威的基层党、政组织及其干部

(二)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

(三)当前基层政治权力格局

三、制度变迁下的乡村权威与村庄知识

(一)乡村生活中的“被动”与“自主”

(二)乡村知识中的乡(镇)权力

(三)乡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和乡村互动

(四)税费改革与“一事一议”

四、村民自治诉求下的民主实践与绩效

(一)公民理论的践行与困境

(二)漫长的村治历程

(三)村治中的民主选举

(四)村治的政治环境及缩水的“民主”

五、“公推直选”的基层选举型政治秩序及制度成本

(一)选举及其基层政权授权方式

(二)乡(镇)长直选的制度设计及运作

(三)乡镇党委委员、书记的“公推直选”

(四)乡村回响与制度悖论

小结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基层政治结构与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基层政治是考察一个国家政治结构、政治生态、权利体系、政治控制较好的着眼点。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野来考量基层社会尤其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较长时段的政治变迁在学界鲜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滇南古镇--宝秀镇近百年的政治变迁的考察,以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场域”为分析工具,运用了个案实证研究、历史/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和统计方法等方法,全面、深入的展现了该镇政治变迁的过程、动力与特征等,总结西南民族地区基层政治发展的一般特征,并揭示基层政治发展的前景。
   文章的主体部分有六章构成,第一章阐述了论文使用的理论与我提出的“国家权威、社会自主、制度场域”的三维立体模式。
   第二章,简要的回顾了宝秀镇在传统社会从“化外之地”向“化内之地”转变的情况。基本结论是在明以后,中央政府通过卫所、屯田、儒学、移民等措施完成了对现宝秀地区的居民、文化置换,将宝秀等卫、所、屯变为中央统治边疆并传播中原文化的桥头堡。并最终成功的完成了移植中原基层政治模式的历程,也使得传统的因俗设置的传统治边政策被压缩到元江以南地区。
   第三章,是晚清、北洋时期在中央推行地方自治的大背景下对宝秀地区基层自治与区乡规划以及现代意义上的“选举”以及社会自主性的考察。基本结论是虽然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国家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之中,但是在“绅权膨胀”的同时,基层社会却逐渐被纳入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了,在地方向中央分权的同时乡土社会原有的地方自主性却由于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进行的基层建政活动而呈现出被削弱的态势。
   第四章,是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组织法》与“新县制”下乡村社会政治权力结构、政治组织、政治文化、建政绩效与乡村实况的考察。基本观点是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与基层建政的本质是在于国家权威真正下沉到基层社会,同时在制度的创设与运作过程中,无论自治抑或建政根本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国家在创建民族国家时面临的渗透性、合法性危机。而地方精英之前与国家的合作关系随着国家与社会边界的消失而转变为一种利益上的支持与依赖关系。在南京国民政府基层建政过程中真正获益的地方精英,对国家权力的占有和对地方资源的合法汲取使其获得巨大的利益。在乡村由精英主导的“自定规则”与官方的“公共规则”的混合成为基层治理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是对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集体化时代基层社会与政治结构、政治文化重构的考察。这一章围绕着土地改革、基层政治权力主体置换、区乡规划、公社体制、选举、分配等展开。而所有这些则是处于国家所建立的“单轨政治”模式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双重政治创构之下,最终的结局只能是阶级的话语消解了民族的概念,阶级观念统治了边疆民族地区,而“民族”本身及其意义则处于基层政治的边缘。众多的有国家主导的动员卷入式政治参与的目标并非扩大民主,而在于发展生产、控制民众。此期在大部分时间,各种政治参与具备了太多的工具性特征。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阶级”、“民族”等观念通过一次次的政治运动在不断的用于论证国家统治合法性的同时也使国家以较小的成本控制了广大的乡村社会。基层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管治与政治传播使得乡村不再具有独立的自主性,国家权威划定并领导的空间也即基层政治与乡村自主的空间。
   第六章,是对改革开放至今基层政治的考察,主要探讨了公社体制解体后基层政权的变动与重构、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演变、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尤其是近年来在滇南地区进行的乡镇政府、党委的民主化改革。在这一章,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宝秀镇的主体居民汉族和彝族群众的政治观念、政治意识、对村民自治以及乡镇民主化改革的态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本章认为这一时期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也由之前的“完全统合”关系演变为乡镇有限主导的分立关系。作为基层政治发展手段而非目标的民主化倾向的乡镇长直选所激发出来的乡村社会的民主参政诉求更多的体现为这种发展的副产品。在基层政治发展中,除在部分干部任职与代表的民族身份外,并不能看出作为一个群体的“民族”对于基层政治发展的影响。
   基于以上考察,结论如下:其一,通过制度来规范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的方式与权限、重视培育社会力量构建“强政府-强社会”的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其二,长期的国家(政府)为主导的政治变革,使得国家与乡村社会控制与被控制的惯习阻碍着基层政治发展与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其三,在滇南近百年的实践历程中,选举制度体现为鲜明的工具性特征;其四,民族因素虽是基层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国家(政府)依然主导着基层政治的发展;最后,从基层政治发展的历程与方向来看,法治是基层民主所缺少并最需要的制度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