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琼黎图研究
【6h】

清代琼黎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一、海南黎族简介

二、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琼黎图概述

第一节 琼黎图产生背景

第二节 存世琼黎图版本

一、《琼州海黎图》

二、《琼州黎族风俗图说》

三、《琼黎一览图》

四、《黎人风俗图》

五、《琼黎风俗图》

第三节 琼黎图研究的学术史

第二章 《琼州黎族风俗图说》考释

第一节 《琼州黎族风俗图说》概要

一、《沿海冲要》

二、《原黎》

三、《诸黎村峒》

四、《议黎》

五、《海黎条议》

第二节 黎峒考释

第三节 琼州舆图中黎峒考释

一、熟黎村峒

二、生黎村峒

三、中心黎峒——冲山

第三章 《琼州海黎图》、《琼黎一览图》考释

第一节 《琼州海黎图》考释

一、原本考

二、山岭考

三、湖水考

四、五里亭考

五、港口考

第二节 《琼黎一览图》考释

一、《安黎》考

二、黎族族源考

三、《服饰状貌》考

第四章 琼黎图在黎族历史遗产中的地位

第一节 黎族文化的象征

第二节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船型屋

二、黎锦

三、其他

第三节 传承黎族文化的载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黎族人口125万,世居海南岛,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海洋文化,但因没有本民族文字而在现代遭受文化流失最多。
  琼黎图是清代官方为掌握“黎情”而绘制的黎族风俗的图画,构成清代少数民族图册的一个独具特色的系列,民族学价值极高。
  本文从图像学角度研究已知存世清代琼黎图,在梳理琼黎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历史文献及民族学调查资料,运用历史民族学理论方法,重点对琼黎图成书的时间和历史背景以及重大的史料价值进行考释,同时运用人类学中的文化象征理论对琼黎图与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描述和阐释。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中间四部分是正文,分四章。
  绪论部分简要交代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概述琼黎图研究状况,明确论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分析琼黎图产生背景,概述存世五种琼黎图版本,即国博本《琼州海黎图》、民大本《琼州黎族风俗图说》、中山本《琼黎一览图》、新乡本《琼黎风俗图》、台北本《黎人风俗图》,并对琼黎图研究的学术史进行系统的综述。
  第二章重点对《琼州黎族风俗图说》进行考释。通过对其图文记述,考释黎峒由来变化,具体围绕史料记载对比考释熟黎村峒和生黎村峒,特别是通过考释中心黎峒——冲山,论证了冲山就是今天的五指山市通什镇。
  第三章重点对《琼州海黎图》和《琼黎一览图》进行深入考释。具体通过山岭、湖水港口、服饰等,结合史料记载对比研究,论证其成书年代和历史背景,认为《琼州海黎图》、《琼州黎族风俗图说》的琼黎图属于一个系列,绘制时间应在清代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03-1708)和雍正七年(1729);而《琼黎一览图》、《琼黎风俗图》、《黎人风俗图》系同出一源,绘制时间应在乾隆后期以后,新乡本《琼黎风俗图》系伪造的改绘本,成书时间为晚清。
  第四章讨论琼黎图在黎族历史遗产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对现今黎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描述和分析,指出琼黎图中所表现的图像——黎锦、船型屋等已成为黎族文化的象征。
  结语部分对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观点和结论进行回顾和总结,指出了琼黎图研究的意义:在海南黎族社会文化经过近百年剧烈变迁,传统物质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而民族文化重建及文化产业要为当地发展承担重任的背景下,琼黎图研究成果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可以为文化复兴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