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宜良烤鸭:对一个地域象征符号建构的探究
【6h】

宜良烤鸭:对一个地域象征符号建构的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一、饮食人类学理论及研究回顾

二、象征人类学关于“符号”的讨论

三、宜良烤鸭的研究现状评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调查地概况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故事的讲述:宜良烤鸭之起源说

第一节 不同版本的宜良烤鸭起源说

一、曹氏明火烤鸭说

二、刘文北京烤鸭说

三、李三烤鸭说

第二节 宜良烤鸭起源说的文化内涵

第二章 本土意义的添加:宜良烤鸭符号化的过程

第一节 1901年至1949年之间的宜良烤鸭

一、乡绅、知识分子与宜良烤鸭的符号化

二、滇越铁路与宜良烤鸭的内外互动

第二节 二十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宣良烤鸭

一、集体经济时代下的宜良烤鸭

二、“招待所”经营与宜良烤鸭的符号化

第三节 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的宜良烤鸭

一、宜良烤鸭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市场开放

二、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的宜良烤鸭

三、谁的传统?宜良烤鸭符号化中的官方角色

第三章 由“内”而“外”:作为地域象征符号的宜良烤鸭

第一节 烤鸭作为宜良地域象征符号之效应

第二节 从地域象征符号看人与物之关系

一、“内”与“外”的认知和作为本土文化表达的宜良烤鸭

二、宜良烤鸭地域象征符号意义的达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宣良烤鸭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人类社会中,食物除了其具有的物理特性之外,通常还承载着重要的象征意义。透过食物和进食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互动关系甚至是当地人对于自我的解读。近年来,一些食品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形成所谓的“饮食文化”,在此现象背后,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人们是如何将食物与社会文化相联系并赋予其意义,这些意义又何以达成,有着何种影响?以及在一段社会历史中,人、食物和社会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对宜良烤鸭进行了研究。
   清光绪年间赴京赶考的云南省宜良籍文人许实之随从刘文在住所附近的北京便宜坊学习烤鸭技术,回到宜良后将学到的北京烤鸭技术和其的本土改造结合,创造出“宜良烤鸭”。经过一个多世纪,宜良烤鸭由一种外来食品逐渐成为宜良的地域象征符号。本文的写作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作为食品的宜良烤鸭是如何在不同的时空中被赋予各种文化内涵;作为外来事物的烤鸭如何通过添加地方元素突出其本土性而成为一个区域的象征符号。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关注,进而探讨人与“物”的意义关系,以及当代社会以食品为例的“符号化”现象的特点、意义和影响。
   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语三部分,共五个章节: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通过对饮食人类学、象征人类学相关研究的回顾,笔者发现内地饮食人类学深入的研究并不多见,并且,作为外来食品如何通过不断添加和突出其本土性而成为当地的文化象征符号的问题也并未涉及,故笔者选择对此进行研究。
   第一章,首先从当地人描述宜良烤鸭历史来源的故事入手。关于宜良烤鸭的起源故事有三个版本,曹氏明火烤鸭说、刘文北京烤鸭说和李三烤鸭说,笔者尝试分析各版本的宜良烤鸭起源说的内容、背景及当地人对其的看法和附着的内涵,关注这些故事所传达的意义。
   第二章,具体分析作为外来食品的烤鸭是如何一步一步融入本地生活及被赋予地域象征意义的。根据宜良烤鸭符号化过程之特点,笔者将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从下(民间)——上(官方)——上下并存的历程。每个时期当地人对宜良烤鸭象征意义的添加逐渐实现北来之烤鸭的地方化。
   第三章,主要聚焦地域象征符号的意义,探讨烤鸭与人关系问题。通过分析作为地域象征符号的宜良烤鸭之地方效应和人们对“内”与“外”的认知,来解释宜良烤鸭地域象征符号意义是如何达成,以揭示在食品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内外互动的关系。
   结论:笔者认为,宜良烤鸭的符号化由多重力量推动,是不同时期人对物意义添加的结果,即通过不断添加本土要素,最终使外来食品成为了地域象征符号。而所谓的本土要素,并不是原生的,而是人们对时代背景和互动关系之认识,具有动态性和情境性。因此,地域象征符号所凝聚的意义在不同时代和对于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食品在当代社会中不断被塑造和赋予意义,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也是塑造社会关系和人们观念的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