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镜村工业污染成因的社会学阐释——站在生活者的角度
【6h】

镜村工业污染成因的社会学阐释——站在生活者的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相关理论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调查点概况

第2章 镜村的环境状况

2.1 镜村的环境变迁史

2.1.1 九十年代之前的镜村环境

2.1.2 九十年代的镜村环境

2.1.3 21世纪的镜村环境

2.2 工业生产与镜村环境恶化

2.2.1 镜村生计方式的转变

2.2.2 工业生产对镜村环境的影响

2.3 镜村环境恶化的几个方面

2.3.1 土壤污染

2.3.2 空气污染

2.3.3 水污染

第3章 镜村人的环境行为特征

3.1 有限延展的环境空间

3.2 遵从习惯的环境取向

3.3 自相矛盾的环境心理

第4章 镜村人的困境

4.1 谁在破坏镜村环境

4.2 谁来治理镜村环境

4.3 镜村人的抉择

第5章 镜村人的致富路

5.1 生活动力

5.2 生活压力

5.3 出路与退路

第6章 镜村人的公私观

6.1 公私观念的分野

6.2 公益与私利的博弈

6.3 镜村人与镜村环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也蓬勃兴起。但是在农村地区通过工业化逐步走向富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镜村便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镜村生计方式、工业污染状况、环境行为特征和致富观点等方面的调查,从镜村人现实生活的视角切入,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镜村工业污染造成镜村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镜村人环境行为中具有相对固定的环境空间、遵从习惯的环境取向和自相矛盾的环境心理等三个特征;镜村人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恶化有着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缺乏停止破坏环境的动力和方法;镜村工业污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镜村人生计方式的转变,即从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转变;镜村工业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镜村人观念由“安贫”向“求富”、由“公”向“私”的转变。
   镜村人有限延展的环境空间、遵从习惯的环境取向、自相矛盾的环境心理这三个特征与镜村工业污染的形成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使得镜村的工业污染成为可能。环境空间的有限延展导致河堤、沟壑等处成为无主领地,遵从习惯加剧了工业污染在某一处的集聚,自相矛盾则成了镜村工业污染无法根除的原因。因社会转型给镜村带来的逐利观是镜村工业污染形成的根本原因。工业生产切断了人与土地之间的密切关系,破坏了土地的神圣性,保护土地等观念在工业生产面前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处于受害圈和受益圈重叠处境中的镜村人不可能真正的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保护环境,而只会毫无节制的通过牺牲环境而追逐经济利益,陷入社会两难的境地。处于大时代背景下的镜村,经济利益成为镜村人的终极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不仅造成了镜村人从农业生产到工业生产的生计方式转变,也在真正意义上对镜村的环境造成切实的破坏。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观察法为主,同时运用访谈法作为观察法的补充和辅助。本文运用到的理论主要有文化生态学、受害圈/受益圈理论、社会两难论和社会转型等,这些理论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砌,而是剖析镜村工业污染成因的重要工具。镜村工业污染的成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生计转变、环境行为、生活压力、致富观念等因素在内的统一体,所以由以上理论所得到的分析结论在阐释镜村工业污染成因时是以逻辑结构呈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