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研究
【6h】

中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刑事和解概述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概念界定

1.1.1 刑事和解的概念

1.1.2 刑事和解与近似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源起与发展

1.2.1 刑事和解制度的起源

1.2.2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

第二章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刑事和解理论基础

2.1.1 平衡理论

2.1.2 叙说理论

2.1.3 恢复正义理论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关系

2.2.1 刑事和解制度与罪刑法定原则

2.2.2 刑事和解制度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节 刑事和解制度与我国本土文化关系

2.3.1 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

2.3.2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

第三章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之实践

第一节 刑事和解实证调查情况总结

3.1.1 关于刑事和解案件数量及比例

3.1.2 关于刑事和解案件的类型及其比例

3.1.3 关于刑事和解适用的方式

3.1.4 关于刑事和解的处理方式

3.1.5 刑事和解中加害方履行义务的方式

3.1.6 刑事和解对刑事司法的影响

第二节 刑事和解实践中的问题及建议

3.2.1 立法不统一,细则不明确,具体程序混乱

3.2.2 配套程序发展不完善,刑事和解制度价值不能发挥

第四章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之建议

4.1 关于刑事和解案件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4.2 关于刑事和解案件的启动程序

4.3 关于刑事和解案件的进行方式

4.3.1 关于刑事和解的主持者

4.3.2 关于刑事和解的参与者

4.4 关于刑事和解履行义务的方式

4.4.1 关于加害方履行义务的方式

4.4.2 关于受害人的宽恕方式

4.5 关于刑事和解成果的固定方式和效力

4.6 关于刑事和解成功后的处理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事和解制度是一种特殊刑事案件处理方式。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在司法机关监督或者协助下,加害人与受害人通过协商来解决纠纷。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追求全面公平正义,对被害人、加害人及公共利益进行全面保护。在我国处于转型期,犯罪率居高不下,司法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刑事和解制度的应用可以减少动用自由刑,帮助犯罪人回归社会以减少再犯来降低犯罪率,提高整体的司法效率,从法治维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这种价值追求的指引下,我国学者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刑事和解制度。经过十数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后,终于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刑事司法体系中的合法地位。这可以说是刑事和解制度中国模式构建的阶段性胜利。但随后紧接着面临着继续完善支撑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体系以及细化实施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程序的新课题。真正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模式还要进行更多研究和实践。
   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模式建立需考虑两个重要问题,即刑事和解制度能否在中国建立以及怎样建立。前者即刑事和解制度中国模式构建的正当性基础,后者即刑事和解制度中国模式的具体程序建设。
   正当性是首要问题。这要通过历史考察,理论基础研究和与我国国情是否相适应三个梯度来论证。刑事和解制度发源于西方国家,在传统诉讼型和国家型刑事司法模式逐渐暴露出缺点后,被害人犯罪学和犯罪人复归社会思想逐渐兴起,由此推动了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西方国家已经建立刑事和解或者类似刑事和解的制度,充分证明了该制度的价值,也为我国建立该制度提供丰富的借鉴经验。在西方国家刑事和解产生的正当性主要由“衡平理论”,“叙说理论”,“恢复正义理论”三大理论支撑,从不同的角度对刑事和解制度之于刑事司法的合理性做出阐明。除了考察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外,还从国内历史,背景和现状出发,论证刑事和解制度在本质上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相契合,与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理论和宽严相济大背景相适应,与我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是相悖而是相一致的。由此,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模式建立便有了充分的正当性基础。
   而刑事和解制度具体程序的规定则主要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总结国内试点实践经验来进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部分西方国家已经将刑事和解制度以成文法的方式固定下来,可以借鉴其立法方式。而更多的是考察不同国家采用的不同刑事和解模式。而国内各地分散的进行刑事和解制度试用也已经有十数年,期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区域有不少关于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实证调查报告,有丰富的数据,通过对这些调查报告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各种程序的优劣,从而选择最合适的程序来组成刑事和解制度整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