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中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及作用--内蒙古东乌旗蒙古族中学的个案研究
【6h】

民族中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及作用--内蒙古东乌旗蒙古族中学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传统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蒙古族草原文化历史溯源

一、草原饮食文化

二、蒙古包居住文化

三、蒙古族祭祀文化

四、那达慕文化

第二节 东乌珠穆沁草原概况与文化现状

一、东乌珠穆沁草原总体概况

二、东乌珠穆沁草原文化发展与传承现状

三、天籁之间——乌珠穆沁旗长调

第二章 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第一节 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概况

一、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二、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的民族人才培养

第二节 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

一、在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情感

二、把蒙古文化与先进技术及新课程改革相结合

三、开创校本课,进一步加强对蒙古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第三章 东乌珠穆沁蒙古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第一节 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一、客观原因:家庭传承与社会传承环境缺失

二、主观原因: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意识不强

第二节 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意义

一、顺应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二、民族文化传承打开重要渠道

第四章 东乌珠穆沁蒙古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第一节 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家长、学生对校本课的认识不足,还要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教学仪器及专职教师配备紧缺

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产生与文化课的冲突

第二节 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国家上级部门及各民委的正确指导和支持

二、进一步挖掘和开发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素质教育内容

三、充实教学内容,增进教学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文化多样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的人类社会的普遍特征。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传统民族文化正面临尴尬境地,一方面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文化生存空间萎缩,另一方面受文化交流的影响民族文化于主流文化退居弱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使得政府和民众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呼声不断加强,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民族文化发展一个重要议题。在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的矛盾中,如何理性的理解自我文化与他文化的关系,从而正确的发扬民族文化,对于传统民族文化意义重大。面对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家庭和社会传承不断缺失的现象,寻找新的传承空间和载体是民族文化实现创新性传承的必然选择。 东乌珠穆沁草原是古老游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草原饮食文化、蒙古包祭祀文化、敖包祭祀文化、那达慕文化等。这些优秀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是长期以来支柱蒙古人精神生活的灵魂,但在近代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开发中渐渐失去传承的空间与动力。少数民族文化大多不是通过学校教育传承,而在民众日常生活中以耳濡目染、口传身授、口传心记的方式进行。随着现代生活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学校成为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文化的传承,包括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和校园传承,在家庭传承和社会传承有所缺失的情况下,校园应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东乌珠穆沁中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探索实践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路径,以促进边疆民族文化的发展。 论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主体部分分四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研究动态以及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传统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对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传统文化包括草原饮食、居住、祭祀、那达慕文化等的介绍,并阐述东乌珠穆沁旗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建设情况,以探寻课程开展与民族文化的结合点。第二章,东乌珠穆沁旗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梳理东乌旗蒙古族中学的教学条件、学校建设情况、以及针对民族文化传承而开展的课程及校园活动成果,发掘民族文化校园传承的积极因子。第三章,东乌珠穆沁旗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意义。结合调研实际情况,得出目前东乌珠穆沁旗文化传承中存在两大问题,主观的民族传承意识淡漠和客观上民族传承场缺失。东乌珠穆沁旗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应顺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成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力补充。第四章,分析当前东乌旗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不足,包括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学生升学就业压力影响等,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政策引导和完善教学的建议。 结语部分,对本文的写作初衷进行回应,进一步思考民族文化传承问题。针对目前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蒙古族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面临现实尴尬困境。但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多样性,我国也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蒙古族中学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有效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