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溶解氧、温度、盐度、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6h】

溶解氧、温度、盐度、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前言

1.1锈斑蟳的生物学特性

1.1.1生物学分类

1.1.2形态特征

1.1.3甲壳与体重的关系

1.1.4生殖系统

1.1.5产卵和幼体发育

1.1.6食性与营养级

1.1.7资源和价值

1.2研究现状

1.3目的和意义

2溶解氧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2.1材料与方法

2.1.1材料

2.1.2方法

2.1.3统计分析

2.2结果与分析

2.2.1溶解氧对锈斑蟳活力的影响

2.2.2溶解氧对锈斑蟳蜕壳的影响

2.2.3溶解氧对锈斑蟳存活的影响

2.2.4溶解氧对锈斑蟳摄食的影响及各周期内锈斑蟳的摄食情况

2.3讨论

3温度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3.1.2方法

3.1.3统计分析

3.2结果与分析

3.2.1温度骤变对锈斑蟳的影响

3.2.2温度渐变对锈斑蟳的影响

3.3讨论

3.3.1温度对锈斑蟳的影响

4盐度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4.1材料与方法

4.1.1材料

4.1.2方法

4.1.3统计分析

4.2结果与分析

4.2.1盐度骤变对锈斑蟳的影响

4.2.2盐度渐变对锈斑蟳的影响

4.3讨论

4.3.1锈斑蟳的养殖可行性

5氨氮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5.1材料与方法

5.1.1材料

5.1.2方法

5.1.3统计分析

5.2结果与分析

5.2.1氨氮对锈斑蟳存活的影响

5.2.2氨氮对锈斑蟳摄饵的影响

5.2.3氨氮对锈斑蟳活力的影响

5.2.4氨氮对锈斑蟳蜕壳的影响

5.3讨论

5.3.1氨氮对锈斑蟳存活及摄饵的影响

5.4结论

6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6.1材料与方法

6.1.1材料

6.1.2方法

6.1.3统计分析

6.2结果与分析

6.2.1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存活的影响

6.2.2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蝠摄饵的影响

6.2.3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活力的影响

6.2.4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蜕壳的影响

6.3讨论

6.3.1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存活及摄饵的影响

6.4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锈斑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溶解氧、温度、盐度、氨氮以及亚硝氮等环境因子对锈斑蟳存活及摄饵的影响。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溶解氧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在温度23℃-27℃、盐度30、pH值7.5~8.5的条件下,设置1mg/L、2mg/L、3mg/L、4mg/L、5mg/L、6mg/L共6个溶解氧梯度,进行溶解氧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1mg/L、2mg/L不适宜锈斑蟳生存,存活率极低,活力弱,几乎不摄食;在4mg/L~6mg/L溶解氧浓度条件下,锈斑蟳的摄饵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1mg/L、2mg/L浓度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3mg/L溶解氧浓度下,锈斑蟳的摄食率与4mg/L~6mg/L溶解氧浓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摄食,但摄食率低于4mg/L~6mg/L溶解氧浓度下锈斑蟳的摄食率。由此说明,1mg/L~2mg/L溶解氧浓度条件下,锈斑蟳的摄饵率极低,溶解氧浓度4mg/L~6mg/L是锈斑蟳摄食的适宜溶解氧,3mg/L与4mg/L以上浓度组都无明显差异,说明3mg/L溶解氧浓度是一个转折点,高于此浓度,锈斑蟳的摄食率高,低于此浓度,则摄饵率偏低,溶解氧浓度1mg/L、2mg/L为锈斑蟳摄食的不适宜溶解氧。
   温度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在盐度30、pH值7.8~8.5、溶解氧浓度6mg/L~6.3mg/L的条件下,设置5℃、10℃、15℃、20℃、25℃、30℃、35℃、40℃共8个温度梯度分别进行骤变试验和渐变试验。结果表明,在5℃、35℃~40℃的温度条件下,锈斑蟳死亡率高,存活时间短,摄饵率极低;而锈斑蟳在10℃~30℃时的存活率高,存活时间长,尤其在20℃~30℃条件下,锈斑蟳的摄饵率与其他梯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山此说明,10℃~30℃为锈斑蟳的可存活温度,锈斑蟳20℃~30℃为其适宜温度,25℃为其最适温度。
   在温度22℃~28℃,pH值7.5~8.5、溶解氧浓度6mg/L~6.3mg/L的条件下,设置5、10、15、20、25、30、35、40、45、50和55个盐度梯度进行骤变试验和渐变试验。结果表明,在骤变试验中,20~40盐度组的存活时间长,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20~35盐度下的蟹存活率高,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15一下盐度组、45以上盐度组的蟹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与40盐度下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盐度20~35下,锈斑蟳的摄饵率较高,与40以上盐度组,15一下盐度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40盐度与15以下盐度组和45以上盐度组的摄饵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20-40为锈斑蟳摄饵的适宜盐度,25~35为摄饵的较适宜盐度。而15以下盐度组,45以上盐度组为不适摄饵盐度。通过对锈斑蟳体重变化得出,20以下盐度组、40以上盐度组、25~35盐度内的体重变化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25~35盐度内的体重变化较少,而且与20以下盐度组、40以上盐度组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盐度对锈斑蟳体重的影响在25~35内是最少的。
   盐度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在盐度渐变条件下,对于成活率,15~40盐度组蟹存活率高,与50以上盐度组和10以下盐度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45盐度组蟹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存活时间,21~40蟹存活时间长,与50以上、10以下盐度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15盐度组和45盐度组蟹的存活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摄饵率,25~35盐度条件下摄饵率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20和40盐度次之,与其余各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5~15、50~55为不摄饵盐度,20~45为可摄饵盐度,25~35为最佳摄饵盐度。
   氨氮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在温度23℃~28℃、盐度30、pH值7.5~8.5、溶解氧浓度6mg/L~6.3mg/L的条件下,设置了0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和160mg/L共7个氨氮浓度梯度进行氨氮对锈斑蟳存活及摄饵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氨氮(0mg/L~40mg/L)条件下的锈斑蟳的摄饵率和存活率高、存活时间长,与高浓度氨氮(80mg/L~160mg/L)有显著的影响(p<0.05),综合分析发现,在氨氮浓度0mg/L~40mg/L,利于远锈斑蟳的摄饵和存活,80mg/L~160mg/L浓度时,锈斑蟳摄饵量降低,死亡率升高。
   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存活和摄饵的影响:在温度22℃~27℃、盐度30、pH值7.5~8.5、溶解氧浓度6mg/L~6.3mg/L的条件下,设置0mg/L、10mg/L、20mg/L、40mg/L、80mg/L、160mg/L和320mg/L共7个亚硝酸盐氮浓度梯度进行亚硝酸盐氮对锈斑蟳存活及摄饵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亚硝酸盐氮浓度对锈斑蟳的摄饵和存活都有显著的影响,在0mg/L~40mg/L浓度时,锈斑蟳的摄饵率高,存活时间长,成活率为100%,当浓度达到80mg/L~160mg/L时,摄饵率低,死亡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