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藜芦醇苷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6h】

白藜芦醇苷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 言

实验材料

1.药品与试剂

1.1药物

1.2试剂

1.3溶液配制

2.仪器

3.实验动物

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

2.1CBCA[13]

2.2MCAO[15]

3.犬CBF、MBP的测定[17]

4.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ggregation inhibition rate ,AIR)的测定[16]

5.取材及各项指标测定

6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7缺氧/再给氧和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对RCMEC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及药物的作用

8数据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第一章主要药效学实验

一、白藜芦醇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水肿、组织结构的影响

二、白藜芦醇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三、白藜芦醇苷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塞面积的影响

四、白藜芦醇苷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氧自由基的作用

五、白藜芦醇苷对脑组织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能量代谢系统的作用

六、白藜芦醇苷对麻醉犬脑血管的作用

七、白藜芦醇苷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第二章主要机制探讨实验

八、白藜芦醇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失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

九、白藜芦醇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皮素-1的作用

十、白藜芦醇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作用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

致 谢

综 述脑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与虎杖苷作用机制探讨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目的:制备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观察白藜芦醇苷(Piceid)对大鼠神经功能损害改变、脑组织脑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丙二醛(MDA)和乳酸(LB)的含量、单位体积内皮素(ET-1)含量、脑梗塞面积的影响,及其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I/R后的表达、血小板聚集、麻醉犬的脑血流量、平均血压、脑血管阻力的作用机制。同时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制成缺氧/再给氧损伤模型,探讨Piceid作为脑梗塞治疗药物的可能性。 结论:Piceid可以有效抑制I/R后损伤造成的继发性水肿,消除受损脑组织氧自由基的阻断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受损脑组织的电解质微环境,并对脑组织损伤后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与功能有着修复、保护甚至再生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推断可能是由氧自由基-Ca2+-NO通路介导。总之,Piceid对I/R损伤有潜在的临床治疗作用,可用于I/R后的功能重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