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颞叶癫痫的术前无创定位临床研究——MRI、MRS、PET/CT研究
【6h】

颞叶癫痫的术前无创定位临床研究——MRI、MRS、PET/CT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背景

第一章 海马的MR三维重建及三维体积分析

第二章MRI及MRS在颞叶癫痫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探讨

第三章颞叶癫痫PET/CT定位价值与低代谢区分类探讨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 综述(一)颞叶癫痫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综述(二)难治性癫痫的PET显像研究进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颞叶癫痫(Temporallobeepilepsy,TLE)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也是外科手术效果最好的一种癫痫类型,但实现癫痫灶准确定侧、定位始终是癫痫外科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难点所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检查可以证实癫痫的异常放电,但头皮EEG往往探测到的是癫痫刺激区而非手术真正要切除的致痫灶;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pelectroencephalogram,DEEG)虽然能直接探测脑异常放电区,但因系有创性检查及电极所探及的区域相当有限,而且,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探讨TLE致痫灶的无创、精确定位方法一直是癫痫外科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有关致痫灶无创定位方法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而且受设备条件所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简单。本课题旨在通过利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及先进的PET/CT(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rtomography)系统研究TLE相关的影像特征、形态体积、组织生化及葡萄糖代谢等变化特点,进一步提高TLE无创定位的准确性。主要研究内容是:①应用三维体积分析软件及科学的分割技术成功地进行了海马(Hippocampus,HC)二维MRI图像的三维重建及体积测量,为TLE的三维形态诊断及HC准确定量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②利用三维定量分析测量TLE患者的HC体积,数据更为客观、可靠;③在确立正常对照组的NAA/(Cho+Cr)比值95%参考值(x±1.96s)范围基础上,研究TLE磁共振波谱(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变化,可减少个体差异及人为操作因素影响;④使用目前最先进的PET/CT系统研究TLE脑代谢变化,可以较精确的实现致痫的功能与解剖双重定位;⑤对PET脑低代谢区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初步探讨PET显像分类对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 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利用MR图像可以实现活体HC的三维可视化。高分辨MRI、连续薄层扫描、娴熟的分割技术及先进三维软件是HC三维重建成功的关键因素。 2.MRI三维体积定量分析是研究HC体积的可靠技术。国人正常HC体积右侧大于左侧,在HS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应予以重视。建立HC体积参考值范围有利于提高TLE定侧准确性。 3.HC体积的定量分析可以较准确反映TLE患者海马体积变化,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海马硬化有一定的定位价值。1H-MRS可以反映颞叶癫痫患者海马区域的生化代谢变化,对颞叶癫痫的定侧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PET/CT可以较准确地对TLE进行解剖与功能的双重定性定位。根据低代谢区域分布特点的PET显像分类对TLE术式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18F-FDGPET和皮层脑电图或深部脑电图对癫痫病灶定位的一致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5.MRI(包括HC体积测量)、1HMRS、PET是评价TLE的不同方法,各自反映了癫痫的形态结构、病理生理改变、葡萄糖代谢情况的变化。三种方法都是TLE较为敏感的无创的检测方法,合理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著录项

  • 作者

    郑兆聪;

  •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
  • 学科 神经外科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徐如祥,王如密;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癫痫;
  •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海马体积; 三维重建; MRI; 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