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为例
【6h】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研究农村养老问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1.1.2研究农村养老问题是应对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

1.1.3研究农村养老问题是应对家庭社会保障不到位的需要

1.1.4研究农村养老问题是应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1.5研究农村养老问题是落实党和政府政策在农村实施的需要

1.2研究目的、意义、方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1.3.2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历史演进

第三章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与分析

placeholder

3.1.1呼和浩特市农村养老现状

3.1.2实证调查的结论

3.2呼和浩特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3.2.1家庭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

3.2.2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3.2.3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3.2.4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问题

第四章 国内外养老保障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4.1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4.1.1国外农村社会养老

4.1.2国外农村社会养老对我国的启示

4.2国外家庭养老保障及其启示

4.2.1国外家庭养老保障

4.2.2国外家庭养老对我国的启示

4.3我国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及启示

4.3.1我国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4.3.2以上几种国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启示

第五章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

5.1因地制宜的制订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5.2农村多元化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

5.3农村多元化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具体实施

第六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全国人口约有13亿,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家。 近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日渐完善,但农村社会保障仍然非常滞后,且制约着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就在于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故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国力的农村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历史考察法、比较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为例,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对我国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其次,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历史演进。再次,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单一、家庭养老保障不尽如意。紧接着介绍了国内外的成功做法,并总结了国内外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启示;最后,根据我国农村实际,对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的保障功能进行分析得到,依靠任何一种保障方式都无法彻底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针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责任,在国家、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之间协调适度分配,寻求一种家庭、社会、社区、个人多元化养老保障方式,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一种保障方式的优势,同时根据地区经济状况分层次确定保障模式,即确定贫困地区模式、经济发展地区模式、富裕地区模式,从而广泛调动家庭及社会各界力量,满足社会成员多层次的保障需求,高效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