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形态学与分子标记研究
【6h】

青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形态学与分子标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声明

引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青麻的生物学基础

1.1.1青麻的植物学特征

1.1.2青麻的生物学特性

1.2青麻的形态学分类研究

1.3青麻的细胞学与分子标记研究

1.4青麻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5青麻的开发利用

1.5.1生物能源的开发

1.5.2青麻的利用

1.6 RAPD、ISSR标记的应用

1.6.1绘制品种、品系的指纹图谱

1.6.2 RAPD、ISSR在种质鉴定方面的应用

1.6.3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6.4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

1.7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

第二章青麻总DNA的提取与鉴定

2.1试验材料

2.2试验方法

2.2.1 DNA的提取

2.2.2 DNA检查

2.2.3 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2.2.4 PCR扩增检测

2.3结果与分析

2.3.1琼脂糖鉴定

2.3.2分光光度计测定

2.3.3 PCR扩增产物检查

2.4讨论

第三章形态学研究

3.1试验材料

3.2研究方法

3.2.1盆栽种植

3.2.2性状指标的选择依据

3.2.3性状调奁

3.2.4聚类分析

3.3.形态观察结果与分析

3.3.1叶的形态

3.3.2蒴果颜色

3.4.3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3.4讨论

3.4.1青麻的形态学观察

3.4.2农艺性状系统聚类讨论

第四章RAPD分子标记研究

4.1材料

4.1.1植物材料

4.1.2 RAPD引物

4.2.设备、仪器和试剂

4.2.1设备和仪器

4.2.2试剂

4.3研究方法

4.3.1基因组DNA提取

4.3.2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4.3.3 RAPD-PCR优化后的体系

4.3.4电泳检测

4.3.5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4 RAPD的结果与分析

4.4.1 RAPD引物筛选

4.4.2 48份青麻资源的RAPD扩增结果

4.4.3青麻RAPD相似系数与聚类分析

4.5讨论

4.5.1 RAPD稳定性

4.5.2遗传多样性

4.5.3小结

第五章 ISSR分子标记研究

5.1材料

5.1.1植物材料

5.1.2 ISSR引物

5.2.设备、仪器和试剂

5.2.1设备和仪器

5.2.2试剂

5.3.研究方法

5.3.1基因DNA提取

5.3.2 ISSR-PCR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5.3.3 ISSR-PCR优化后的体系

5.3.4电泳检测

5.3.5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4结果与分析

5.5讨论

5.5.1青麻的遗传多样性

5.5.2青麻的起源

第六章全文讨论

6.1.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与可行性

6.1.1形态学优缺点与可行性

6.1.2 RAPD标记的优缺点与可行性

6.1.3 ISSR标记的优缺点与可行性

6.2.RAPD与ISSR标记的相关分析

6.3.农艺性状聚类与分子聚类的比较

第七章全文结论

7.1主要结论

7.2主要创新点

7.3存在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已完成和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青麻(AbutilontheophrastiMedicus)是锦葵科青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青麻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对品种鉴定,优异基因发掘,拓展青麻的遗传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48份青麻种质从形态学、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三个层面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形态学聚类分析表明,48份青麻品种分为2大类。第一类由38份栽培青麻组成。第二大类包括10份野生青麻,这与常规分类结果相似。 (2)从10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17条引物,对48份青麻资源进行RAPD分析,共产生19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67条,占87%,反映出不同青麻材料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采用UPGMA(UnweightPairGroupMethodwithArithmeticMesn)聚类方法,对相似系数进行遗传分类,将供试材料聚为3类,从分子水平上表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遗传差异性。其中有30号资源与野生青麻聚为一类,表明这份栽培青麻同野生青麻亲缘关系相对其它栽培青麻更紧密。 (3)从91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82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11条带。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2~0.96,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当L1取值为D=0.71时,可将48份材料分为三大类群,第一大类群包括38份栽培青麻和两份野生青麻;第二类群包括8份野生青麻,第三类群包括1份栽培青麻。揭示了青麻栽培青麻与野生青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4)我国北方存在一个栽培青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南方存在一个野生青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