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提升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
【6h】

提升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选题的目的

1.1.2选题的意义

1.2研究的思路及办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办法

1.3研究特色

1.4当前的研究现状

1.4.1激励促动型

1.4.2培训提升型

1.4.3结构优化型

1.4.4实践锻炼型

1.4.5制度规范型

第二章 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概念、相关理论和主要内容

2.1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概念

2.1.1能力

2.1.2为民服务

2.1.3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

2.2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相关理论

2.2.1党章中为民服务能力的相关论述

2.2.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为民服务能力的相关论述

2.3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包括的主要内容

2.3.1创新思维能力

2.3.2策划管理能力

2.3.3贯彻执行能力

2.3.4规范服务能力

2.3.5团结协作能力

第三章 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农村经济发展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发展经济的能力有所欠缺

3.1.2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中,倡导文明的能力有所欠缺

3.1.3农村改革日益深化的过程中,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所欠缺

3.1.4农民群众民主政治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有所欠缺

3.2影响因素分析

3.2.1内部因素

3.2.2外部因素

第四章 昌乐县提升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实证分析

4.1突出发展主题,提高致富、带富本领

4.1.1提高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引导群众选择致富路子的能力

4.1.2提高依靠科技致富、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能力

4.1.3提高搭建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能力

4.2注重素质提升,加强教育培训

4.2.1科学确定培训规划,增强教育培训的前瞻性

4.2.2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

4.2.3灵活选定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4.2.4制定完善培训制度,增强教育培训的规范性

4.3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增强整体能力

4.3.1拓宽用人渠道,选配好一支干事创业的好班子

4.3.2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4.3.3正确处理关系,构建和谐村班子

4.3.4围绕推进和谐班子建设,实施“三培养”工程

4.4建立制度体系,在规范中提升

4.4.1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六个机制”

4.4.2统筹兼顾,有序推进

第五章 提升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对策

5.1建强组织,群体带动

5.1.1选好“领头雁”

5.1.2配强班子

5.1.3带好队伍

5.2教育培训,系统提升

5.2.1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效途径

5.2.2增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5.2.3在增强教育培训的经常性上下功夫

5.3创新载体,激发活力

5.3.1在征求民意模式和途径上求创新

5.3.2在优化村级组织架构上求创新

5.3.3在服务群众载体上求创新

5.3.4在完善引领推动机制上求创新

5.4优化环境,明确导向

5.5建章立制,规范保障

5.5.1建立农村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

5.5.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5.5.3建立群众评价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提升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才能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农村干部队伍的为民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在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趋势下,发展经济能力有所欠缺;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过程中,倡导文明能力有所欠缺;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为群众服务意识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所欠缺;在农民群众民主政治意识不断增强的条件下,依法办事能力有所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尽快解决,势必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本论文主要以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建设问题为方向,以作者的家乡山东省昌乐县为例,围绕当前农村面临的形势任务对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需求,当前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升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主要措施等进行深入调研,突出事例论证,使研究成果系统化、具体化,为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政策时提供借鉴和参考。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策划管理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规范服务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五个方面。各地在提升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方面,主要包括激励促动型、培训提升型、结构优化型、实践锻炼型、制度规范型等五种类型。当前,要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能力,一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靠群体提升带动个体的提升;二是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来系统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能力;三是不断创新载体和平台,以生动、有效的载体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内在活力;四是不断优化外部环境,形成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真心为民的良好导向;五是抓好建章立制,以制度规范保障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