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基因抗虫水稻生态安全性评价
【6h】

转基因抗虫水稻生态安全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转基因抗虫水稻研究现状

1.2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

1.2.1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食品安全性

1.2.2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环境安全性

1.3害虫对转基因水稻的抗性风险

1.4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转不同基因水稻对主要水稻害虫室内抗性评价

2.1材料与方法

2.1.1材料

2.1.2试验用虫

2.1.3试验方法

2.1.4数据的统计分析

2.2结果与分析

2.2.1二化螟

2.2.2稻纵卷叶螟

2.2.3大螟

2.2.4褐飞虱

2.3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转不同基因水稻对田间害虫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3.1.2试验用虫

3.1.3试验设计

3.1.4播种、移栽方式与田间管理

3.1.5调查方法

3.1.6数据的统计分析

3.2结果与分析

3.2.1转基因抗虫水稻对螟虫(二化螟、大螟)的控制效果

3.2.2转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

3.2.3转基因抗虫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的影响

3.3结论与讨论

3.3.1结论

3.3.2讨论

第四章 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在不同地区对靶标害虫的抗性

4.1材料与方法

4.1.1材料

4.1.2试验地点

4.1.3试验设计

4.1.4播种、移栽方法与田间管理

4.1.5病虫害防治

4.1.6调查方法

4.1.7数据分析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2.1螟虫

4.2.2稻纵卷叶螟

4.3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在不同地区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5.1材料与方法

5.1.1材料

5.1.2试验地点

5.1.3试验设计

5.1.4播种、移栽方法与田间管理

5.1.5病虫害防治

5.1.6调查方法

5.1.7数据分析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2.1非靶标害虫

5.2.2田间节肢动物

5.3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两种转基因水稻对几种主要害虫的室内抗性评价

6.2两种转基因水稻对几种主要害虫的田间抗性评价

6.3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在不同地区对靶标害虫的抗性

6.4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在不同地区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也是受虫害侵袭最为严重的粮食作物之一,培育具有抗虫能力的水稻新品种是成为控制水稻害虫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在现有的水稻种质资源中,只有极少数野生水稻对螟虫具有一定抗性,而且很难加以利用,常规育种受到了很大限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将Bt基因转入植物使其杀虫蛋白毒素快速表达,从而形成抗虫新品系。它与传统的害虫防治方法相比,不仅具有选择性强、使用安全、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而且对于植物的保护作用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但由于转入的外源基因并非来自于传统基因库,转抗虫基因植物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在进行商业化生产以前,必须经过科学、严谨和长期的安全性评估,获得可靠的安全性结果后方能逐步扩大转基因水稻生产。本项研究就是针对目前具有推广前景的2种转基因水稻对靶标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来评价转基因水稻的生态安全性。
   对不同转基因水稻室内抗性评价表明,转Bt基因抗虫水稻Bt汕优63及转Bt/CPTI双价基因水稻科丰6号对几种主要鳞翅目靶标害虫均有较强的抗性:两者对二化螟均表现为高抗,在各生育期抗性均在91.2%以上;对大螟的抗性总体上低于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抗性;对非靶标害虫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与其受体对照对褐飞虱的抗性均表现为感虫。
   对不同转基因水稻田间抗性评价表明,2份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等主要鳞翅目水稻害虫均有明显的抗性,其中对稻纵卷叶螟抗性最好,二化螟、大螟次之;田间转基因抗虫水稻材料没有引起稻飞虱等主要刺吸式口器非靶标害虫虫口数量的显著增加。
   在不同地区对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对靶标害虫的抗性研究表明,在湖北和安徽两个检测点,转基因水稻上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等主要鳞翅目害虫的为害情况均显著低于不用药的受体对照及当地对照,且抗虫性显著;但是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水稻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与常规防治的非转基因受体对照及当地对照相比,转基因水稻上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为害情况一般较轻,其中,稻纵卷叶螟受害率的差异一般达显著水平。
   在不同地区对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基因水稻与对应非转基因受体对照间及当地对照间,在药剂防治方式相同的条件下,节肢动物总体及各功能团的个体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集中度指数等参数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不用药的转基因水稻与常规防治的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在节肢动物个体数量方面,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水稻生长后期前者的植食性昆虫个体数和节肢动物总个体数显著较多: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及优势集中度指数等多样性参数来看,不用药受检转基因水稻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多显著较低,而其优势集中度指数多显著较高,这与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的大发生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