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治西花蓟马的白僵菌耐热性及可湿性粉剂研究
【6h】

防治西花蓟马的白僵菌耐热性及可湿性粉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西花蓟马简介

1.1.1 生物学研究现状

1.1.2 西花蓟马的微生物防治

1.2 孢子贮存稳定性影响因素

1.2.1 温度

1.2.2 湿度

1.2.3 温度与湿度协同影响

1.2.4 包装条件

1.3 白僵菌制剂田间应用稳定性影响因素

1.3.1 温度

1.3.2 湿度

1.3.3 光照

1.4 菌株耐热性筛选的方法

1.5 球孢白僵菌剂型研究现状

1.5.1 粉剂

1.5.2 可湿性粉剂

1.5.3 悬乳剂

1.5.4 油悬浮剂

1.5.5 其他剂型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对西花蓟马高毒力的白僵菌菌株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菌株

2.1.3 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成虫的生测

2.1.4 高毒力菌株产孢量的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孢子萌发率

2.2.2 西花蓟马体表孢子数

2.2.3 球孢自僵菌对西花蓟马的毒力

2.2.4 对西花蓟马高毒力的菌株产孢量测定

2.3 讨论

第三章 球孢白僵菌菌株耐热性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分生孢子耐热性测定

3.1.2 菌株继代培养耐热性测定

3.1.3 耐热性较强的菌株的菌落生长观察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61株高毒力球孢白僵菌经受48℃热胁迫的测定结果

3.2.2 筛选出的耐热性较强的菌株继代培养过程中耐热性的变化

3.2.3 耐热性较强的菌株菌落生长观察

3.3 讨论

第四章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配方的研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载体的筛选

4.1.3 润湿剂筛选

4.1.4 分散剂筛选

4.1.5 紫外保护剂筛选

4.1.6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质量指标的检测

4.1.7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4.1.8 田间试验

4.1.9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载体的筛选

4.2.2 润湿剂的筛选

4.2.3 分散剂的筛选

4.2.4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4.2.5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质量指标的检测

4.2.6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室内毒力测定

4.2.7 田间防治效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贮存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菌种活化

5.1.2 种子液培养

5.1.3 摇瓶发酵

5.1.4 固体培养

5.1.5 分生孢子收集

5.1.6 孢子粉质量指标的检测

5.1.7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的贮存

5.1.8 可湿性粉剂货架期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菌株XJWLMQ-32的孢子粉质量指标

5.2.2 白僵菌货架期

5.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为害严重的世界性害虫,对我国作物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西花蓟马不仅可通过取食汁液影响作物的外观品质,还可传播病毒病,病毒造成的损失远大于西花蓟马本身的危害。虫生真菌因其对人畜无害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西花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室内,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生测试验,共生测菌株191株,对其中毒力较强的菌株进行了产孢量测定。之后对高毒力菌株进行了耐热性的测定,并比较了同一省份菌株耐热性的差异。对耐热性较强的菌株继代培养五代,对五代分生孢子分别进行耐热性的测定,旨在筛选出耐热力不易退化的菌株;并进行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配方的研制,将研制出的可湿粉进行田间试验,评价其对西花蓟马的田间防效,并进行货架期的测定,为可湿粉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如下:
  采用浸虫法分别测定了191株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初羽成虫的毒力,筛选出61株高毒力的菌株,其LT50均小于4.1d,对该61株菌进行了产孢量的测定,结果显示61株球孢白僵菌产孢量之间差异极显著(F=31.88,P<0.01),产孢量较高的菌株有13株,如GZGY-2、JLGZL-9、SDDZ-2、JLGZL-14、SCWJ-2、XJWLMQ-32、SDDZ-20、HNLY-39等,菌株HNLY-39产孢量达7.38×108个/cm2,产孢量最低的为HNLY-23,仅为0.47×108个/cm2,是HNLY-39的1/15,产孢量的平均值为3.42×108个/cm2,并依据产孢量的多少将其划分为高产孢量、中等产孢量及低产孢量三类。
  对该61株球孢白僵菌用48℃热胁迫的方法进行耐热性的测定,将分生孢子丧失50%活力所需的时间,定义为LT50,作为耐热性的指标。结果表明,所测61株球孢白僵菌经受热胁迫后LT50平均值为34.28 min(6.94-53.67 min),其中有10株菌LT50大于45 min,作为耐热性较强的菌株,将该10株菌继代培养五代,继续进行耐热性测定,发现其中6株菌在继代培养过程中耐热性出现了退化,有4株菌耐热性保持稳定,分别为XJWLMQ-49、XJWLMQ-32、JLGZL-14、SCWJ-9,综合产孢量指标,XJWLMQ-32及JLGZL-14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质。将菌株XJWLMQ-32用液固双相法进行发酵,产孢量23.26 mg/g,含孢量1.85×1011个/g,含水量7.19%,活孢率>90%,说明该株菌产孢量大、含孢量高、含水量低以及活孢率高,适宜用于扩大生产。
  比较8个省份菌株的耐热性发现,每个省份均有耐热性较强和较弱的菌株,耐热性在不同省份间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筛选耐热性菌株时,不应仅局限于南方等省份。
  本试验通过对可湿性粉剂的载体、润湿剂、分散剂、紫外保护剂等的筛选,成功研制出一种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其配方为30%孢子粉、5%润湿剂A,5%分散剂B,1%分散剂C,0.5%紫外保护剂D,硅藻土补足。该可湿性粉剂质量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萌发率94%,含孢量4.5×1010孢子/克,润湿时间17.33S,悬浮率72.45%,含水量3.67%,pH值7.21,细度>98%通过325目筛。
  为研究可湿性粉剂的田间使用效果,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将该制剂配制成浓度为108孢子/mL的溶液并在温室中按常规剂量喷施后,对温室内蔬菜并未产生药害,且药后10d对西花蓟马的相对防效可达60%以上,对西花蓟马防治效果较好。将该制剂进行贮存试验,并每间隔1个月测定其质量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在4℃贮存6个月后,相对萌发率仍能在90%以上,常温贮存6个月时相对萌发率也高于80%,其余质量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