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VIR蛋白对宿主细胞p53和IFN-α的调控
【6h】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VIR蛋白对宿主细胞p53和IFN-α的调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而、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 言

1.1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研究进展

1.2 VIR研究进展

1.3 p53与I型干扰素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VIR蛋白对宿主细胞IFN-α的调控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讨论

第三章VIR蛋白对宿主细胞p53的调控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ORFV感染过程中p53对IFN-α下游ISGs表达的调控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 ORFV)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可引起一种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ORFV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嘴唇、鼻、口腔黏膜出现丘疹、水疱、脓疱和结节。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若继发其他病原感染则死亡率升高。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手背、指间和前臂出现疱疹和破溃。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制约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威胁相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ORFV自身编码一系列拮抗宿主免疫应答的蛋白,导致感染后虽能引起宿主强烈的免疫反应,却能够反复感染同一宿主。VIR是ORFV编码的免疫调节蛋白之一,具有拮抗干扰素(interferon, IFN)的活性,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p53是细胞内的一种多功能蛋白,在抗病毒先天性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p53能够抑制许多病毒的复制,且与I型IFN通路有重要的联系。VIR对宿主细胞p53以及IFN-α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是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为此本文做了以下研究:
  1. VIR蛋白对宿主细胞IFN-α的调控
  为研究VIR蛋白对IFN-α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山羊成纤维上皮细胞(GSFs)为对象,使用仙台病毒(SeV)单独刺激、SeV与VIR共同刺激GSFs,使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GSFs上清中IFN-α的浓度,结果显示VIR蛋白对SeV刺激的IFN-α表达和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VIR蛋白对宿主细胞p53的调控
  首先检测了ORFV感染细胞后p5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在ORFV感染早期对p53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将构建的VIR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细胞中,研究VIR对p5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VIR在BHK-21细胞中表达后,p53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表明ORFV对p53的抑制作用与VIR蛋白有关。
  3. ORFV感染过程中p53对IFN-α下游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表达的调控
  建立了基于VIR基因的SYBR GREEN法检测ORFV拷贝数的方法,检测了p53表达受到抑制后,ORFV在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复制水平,绘制p53抑制组和p53正常对照组ORFV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抑制p53表达后ORFV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水平升高。本研究还证实抑制p53表达时,IFN-α刺激或ORFV感染后,干扰素刺激基因IRF7,IRF9,ISG15,ISG20,GBP1,OAS1的表达量相对于p53正常对照组表达量明显降低。构建p53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BHK-21细胞中,荧光定量 PCR检测 ISGs的表达量,结果表明 IRF7,IRF9,ISG15,ISG20,GBP1,OAS1基因的表达量升高。将VIR质粒、p53质粒共转染至细胞中后,细胞的IRF7,IRF9,ISG15,ISG20, GBP1,OAS1基因的转录水平相比只转染p53质粒组明显降低,表明VIR能够抑制p53对ISGs转录水平的诱导。
  全文研究结果证实ORFV编码的VIR蛋白能抑制宿主p53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VIR蛋白能够抑制宿主细胞IFN-α及其下游基因IRF7,IRF9,ISG15,ISG20,GBP1,OAS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