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6h】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1.1农牧交错带及其土地退化研究概况

1.1.1农牧交错带的一般概念

1.1.2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1.1.3农牧交错带的界限

1.1.4农牧交错带的生态脆弱性及土地退化

1.2牧草生态效益研究概况

1.2.1牧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2牧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3牧草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1.2.4牧草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1.2.5牧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2.6牧草对水分、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1.3种植牧草的经济效益

1.4研究意义与目的

2实验区自然条件概况及主要植被类型

2.1自然条件概况和气象要素

2.1.1自然条件概况

2.1.2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2.2天然草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3试验设计与方法

3.1试验地选择

3.2退耕地种植牧草试验设计

3.3测定项目及方法

3.3.1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C和微生物量N测定

3.3.2土壤风蚀模数测定

3.3.3坡地水蚀量测定

3.3.4土壤储水量测定

3.3.5可能蒸散量计算

3.3.6降水量测定

3.3.7植被盖度测定

3.3.8地表粗糙度测定

3.3.9风蚀性气候因子计算

3.4资料统计处理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4.1.1牧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2牧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1.3牧草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1.4牧草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1.5牧草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4.2退耕还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1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2.2牧草对土壤氮的影响

4.2.3牧草对土壤磷的影响

4.2.4牧草对土壤钾的影响

4.2.5退耕还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6退耕还草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4.3退耕还草对土壤水分保持的影响

4.3.1试验地土壤水分盈亏状况

4.3.2牧草对土壤水分盈亏的影响

4.3.3退耕还草对雨季0~60cm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4.4退耕还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4.1试验地区风蚀性气候因子

2.4.2不同地类侵蚀性风天数

2.4.3土壤容重与土壤风蚀的关系

2.4.4植物基盖度与土壤风蚀的关系

2.4.5留茬高度与土壤风蚀的关系

2.4.6地表粗糙度与土壤风蚀的关系

2.4.7土壤非侵蚀性团聚体与土壤风蚀的关系

2.4.8土壤风蚀影响因子的PCA分析

2.4.9退耕还草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2.4.10退耕还草减轻土壤风蚀的机理

2.4.11牧草对坡地土壤水蚀的影响

2.4.12草地植被减轻坡地水蚀的机理

5讨论

5.1退耕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

5.2退耕还草对降水和光能的利用特性

5.3退耕还草的经济效益

5.4退耕还草的技术问题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项研究,在农牧交错带典型地段-河北省承德地区鱼儿山牧场进行.2000~2002年的两个生长季及两个风蚀季节里,以当地主要农田小麦地为对照,利用在退耕地上建植的单播草地(红豆草草地、无芒雀麦草地、老芒麦草地、冰草草地)和混播草地(老芒麦+冰草草地、老芒麦+无芒雀麦草地、无芒雀麦+冰草草地),研究退耕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水土保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