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体系及农用土地价格构成研究
【6h】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体系及农用土地价格构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农村土地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得到全面的发展

1.1.2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土地产权体系和价格体系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产权理论及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

1.2.2农用土地的价格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意义

2.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现状及特点

2.1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现状

2.1.1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建设落后于城市

2.1.2现行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影响

2.2法律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2.2.1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规定

2.2.2农村集体土地地所有权主体上存在的问题

2.2.3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

2.2.4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讨论

2.3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特点

2.3.1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土地状况

2.3.2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特点

3.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形成的背景

3.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形成受到人多地少这一条件的限制

3.1.1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3.1.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农村人地关系更脆弱

3.2解放后农村土地产权的变迁历史

3.2.1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3.2.2农村土地集体制的产生与发展

3.2.3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出现与发展

4.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

4.1建立清晰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的驱动力

4.1.1城乡分割关系开始缓和,农村正在形成新的制度、经济环境

4.1.2我国农村地区间差异为各种产权制度的尝试提供了土壤

4.2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的理论基础

4.2.1物权

4.2.2所有权及土地所有权

4.2.3产权与产权制度

4.3明晰农村土地产权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3.1农村土地产权的初始界定

4.3.2引导政府、农民的利益博弈

5.土地产权对农用土地价格的影响

5.1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交易的形式

5.2土地价格的内涵

5.2.1马克思的土地价格理论

5.2.2地严收益理论

5.2.3地产供求理论

5.2.4国内对农用土地价格内涵的探讨

5.3农用土地价格的构成

6.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在现行土地制度体系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存在着制度建设落后于城市、法律界定不清楚、产权性质不明确、不适应土地市场的发展、不利于土地的有效利用等问题.通过对产权理论的研究以及前面对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分析,认为建立完善的土地产权体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产权的初始界定问题,即界定清楚国家管理权与集体的所有权、集体之间的所有权、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集体成员权之间的关系,二是引导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最后,在分析中国农村目前各种土地流转形式的产权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农用地价格的内涵,认为土地价格内涵需要明确土地的产权状况,一方面是为了明确土地可能交换的价值的总量,另一方面是为了明确土地所带来的利益在交易双方及他人之间的分割问题.分析了土地产权状况对土地收益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