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主要赤眼蜂体内Wolbachia感染的研究
【6h】

我国主要赤眼蜂体内Wolbachia感染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 Wolbachia简介与研究进展

1.2赤眼蜂体内Wolbachia的研究意义

1.3基于wsp基因的分子检测手段与PCR-RFLP分析技术的应用

第二章Wolbachia在我国主要赤眼蜂群体内共生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我国主要赤眼蜂体内Wolbachia超感染现象的检测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赤眼蜂与其寄主体内Wolbachia共生情况的研究以及横向传播的证据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玉米螟赤眼蜂体内Wolbachia的超微结构观察

5.1材料和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3讨论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本研究的创新点

6.3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人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其他主要成果

展开▼

摘要

Wolbachia属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生殖器官内,专营细胞内寄生的立克次氏体微生物,属于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的α亚纲,立克次氏体科(Richettsiaceae).这些共生菌通过母系遗传参与调控寄主的多种生殖活动,包括细胞质不亲和现象、诱导孤雌生殖现象、雌性化、雄性致死以及调节寄主生殖力等.Wolbachia的分布十分广泛,目前已经发现在超过17﹪的昆虫种群以及17种甲壳纲动物、螨虫、线虫体内发现了它的存在.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受其感染的节肢动物种类正在被发现.该论文系统研究了Wolbachia在中国主要赤眼蜂种群(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螟黄赤眼蜂T.chiloni、广赤眼蜂T.evanescens和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以及从德国引进的食胚赤眼蜂T.embryophagum)中的感染情况.通过基于wsp基因的分子检测手段的研究证明了以上赤眼蜂种群内均有Wolbachia的感染,得到了12条wsp基因序列,其中11条在GenBank上注册并成功获得了注册号.注册号为AY633582(wDenGDA)、AY311486(wChiA)、AY633583(wChiGDA)、AY641091(wChiGDB)、AY390279(wEvaA)、AY390280(wEvaB)、AY633578(wOstA)、AY633579(wOstB)、AY633580(wOstC)、AY633581(wOstGDA)和AY288524(wEmbA).通过运用PCR-RFLP分析确立了广赤眼蜂体内Wolbachia的超感染现象,发现了玉米螟赤眼蜂(北京品系)群体内的三种Wolbachia的感染.同时分析了赤眼蜂的四种寄主(米蛾Coroyra cephalonica,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和柞蚕卵和玉米螟卵)体内Wolbachia的感染情况,为Wolbachia的横向传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此外,该研究运用投射电镜,对玉米螟赤眼蜂体内Wolbachia的超微形态结构以及各种生殖生理活动做了详细观察论述.该研究首次运用PCR-RFLP分析技术对中国的赤眼蜂群体感染Wolbachia的感染状况进行详细了探讨,并对共生于玉米螟赤眼蜂体内的Wolbachia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为目前正在大规模开展的Wolbachia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也为在赤眼蜂Wolbachia的下一步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著录项

  • 作者

    钟敏;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 学科 昆虫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佐锐;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476.3;
  • 关键词

    Wolbachia; 赤眼蜂; 超感染; 横向传播; 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