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正负效应价值的综合评价研究
【6h】

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正负效应价值的综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表目录、图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环境影响的评估理论

第三章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分析

第四章北京市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价值评估

第五章北京郊区农业生产水资源代价评估

第六章北京郊区农田污水灌溉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损失分析

第七章北京郊区农用地膜对土壤污染的价值损失评估研究

第八章北京市农村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环境损失评估研究

第九章北京郊区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环境经济损失评估

第十章北京农田生态系统正负效应价值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生态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价值学理论为指导思想,针对北京农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影响,对正负两方面效应价值进行全新的定位和认识,其综合价值评估即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又能为区域农业绿色GDP核算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采用系统设计的思想,通过农业、生态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数学、价值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微观与宏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大量搜集统计资料及数据,结合翔实的实地调查,并经过理论与模型分析,对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进行了价值估算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评估需要划分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为正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为负效应,后者又进一步划分为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在农田生产的环境价值评估中,尝试并验证了环境经济学领域的若干相关方法。并试图从农田的正负效应对京郊农业生产的费用效益进行分析。 (2)采用不同方法对北京不同类型作物的多项服务功能进行价值核算。北京农田服务功能总价值由1996年的451.3亿元下降到2002年的342.7亿元,减少108.6亿元,其中粮食作物各项服务功能持续大幅度下降,其它作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年间农田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平均约是其农业增加值的8倍,而间接价值约为直接价值的6倍。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总价值远大于其经济产出。城市居民是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的主要受益者,农民承担了保护耕地资源的责任,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在北京现有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下,提供农产品的价值占农田服务总价值的份额仅占12.41%;调节大气成分和净化环境价值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两者之和占77%;土壤积累有机质价值为4.4%;农业观光游憩价值为3.8%;维持养分循环为1.27%;蓄水功能为2.21%;而保持土壤的服务功能最低,仅占0.01%。 (3)尝试应用不同方法评估和比较了京郊农田生产的各项外部环境成本,2002年总计为9.28亿元,占当年北京农业增加值的18.8%。其中,以水资源耗竭为最突出,达6.7亿元;水土流失损失平均为95.62百万元;而污灌造成的环境成本为71.08百万元;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损失达66.72百万元;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外部经济损失为11.29百万元;地膜残留污染土壤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大约为8.11百万元,合计单位耕地面积所产生的环境损失约为3725元/公顷。并通过边际机会成本分析,2002年京郊农田生产每获得1元农业增加值约需社会为其承担0.17元的环境成本。 (4)综合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正负效应,2002年北京农田提供的正效应总值为342.7亿元,因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负效应总值仅为9.96亿元,正负效应价值比为34.4∶1,外部收益大约为外部成本的27倍,足以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正面效应远远大于其负面效应。费用效益分析结果,收益费用比为6.86∶1。尽管郊区农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地位下降,且趋势明显,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应变得更加突出,也是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此结果必将引发对京郊农业功能的再认识。 (5)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北京市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若干建议。并建议以现代的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郊区农业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把农业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放在突出地位,以保证更好地维护和保育农业对北京都市的生态屏障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