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豚鼠感染犬小孢子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6h】

豚鼠感染犬小孢子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试验结果

第四章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采用米饭培养基28℃培养犬小孢子菌8d,振荡法制备菌悬液,砂纸法接种在豚鼠背部皮肤上建立动物模型。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和在皮肤内发现犬小孢子菌证实模型建立成功。在该模型基础上分别于接种后7,14,21,28,35,42和49d取接种部位皮肤,并通过ATP酶染色研究朗格汉斯细胞的变化。在该模型基础上做了四种抗真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实验,包括特比奈芬、益康唑、克霉唑和米糠唑,并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相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豚鼠皮肤感染犬小孢子菌动物模型建立的条件是:砂纸打磨至渗血,每cm2接种大分生孢子浓度为105个/ml的菌悬液0.04ml,接种后3d动物模型建立成功。感染皮肤增厚最明显的是真皮,表皮增厚最明显的是棘层。动物模型于接种后第49天自愈。表皮内侧郎格汉斯细胞受到真菌半抗原刺激向真皮内游走,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直至接种后第49天恢复正常。四种商品抗真菌药物对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特别萘芬,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该顺序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一致。但是药物和真菌之间的量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