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约种植下耕作和施肥措施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6h】

集约种植下耕作和施肥措施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集约种植下土壤耕作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第四章集约种植下施肥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物理质量状况有很大影响。本研究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探讨了集约种植下耕作和施肥措施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并利用S理论进行定量评价。 耕作试验始于2001年,设翻耕(CT)、旋耕(RT)和免耕(NT)三个处理。2005年冬小麦收获后分0-5、5-10、10-20和20-30cm四个土层采原状土样,测定容重和水分特征曲线,同时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SOM)。2005年夏玉米收获后分0-5、5-10cm土层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Ks)。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免耕处理提高了土壤0-30cm的平均有机质含量和有效水含量,5-10cm土层的Ks以及孔隙连续性。在10-20cm和20-30cm土层,NT和RT处理的导水孔隙(30-150μm)、储水孔隙(0.2-30μm)的比例以及比水容量C(h)均大于CT。同时,保护性耕作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免耕处理0-5cm土层变硬,Ks和持水性降低;旋耕则由于犁底层变浅,5-10cm土层容重增加,Ks下降。 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6年,设60%有机肥+化肥(M6,0+F)、30%有机肥+化肥(M30+F)、秸秆还田+化肥(RS+F)、化肥(F)和不施肥(UNF)五个处理。2005年5月大麦收获后分0-10cm、10-20cm两层采集原状土测定土壤容重和水分特征曲线,7月早稻收获后采原状土测定Ks。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和Ks高,耕层容重小,孔隙度较大;0-20cm土层导水孔隙的比例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高水势(-10~-40kPa)下有机肥处理的C(h)大于化肥和无肥处理。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的物理质量介于有机肥处理和化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之间。 保护性耕作(NT、RT)处理的S值总体上大干传统翻耕;与化肥和无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增大了S值。这些结果表明,S值可以作为土壤物理质量有效的评价参数。然而,S值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土壤孔隙的连续性。因此,在评价土壤物理质量时,S值若和Ks等水力参数一起使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