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经济评价
【6h】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经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章研究思路及试验设计方案

第四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风蚀因子变化分析

第五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作物生产能值评价

第六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第七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第八章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农作模式能值分析

第九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县域为例,利用田间试验、农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从种植方式的生态功能、农田系统的能值、生态系统健康、经济等方面对该区的保护性农作制进行了生态经济综合评价。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结论有:1.从农田生态功能的角度地膜覆盖虽然有效提高表层土壤温度,延长高寒地区作物生长发育期,提高粮食产量,但作物生育后期地膜对降水入渗的负面影响,导致土壤干旱,对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造成负面影响;干旱地区应限制高耗水作物,在缩减作物播种面积的条件下可以扩大用水效率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如玉米、小麦、莜麦种植,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的效率; 2.生态与经济需求存在矛盾。通过不同作物生产的能值分析结果得出,从经济角度米讲,农民种植首选马铃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以马铃薯为主的作物种植结构,会导致土壤的风蚀大幅度增高;作物种植结构方面,饲料作物种植比例偏低,占总种植面积的5%以下,说明该地区仍以传统的种植业经营为主,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不符合武川县农牧业发展的特点; 3.综合生态、环境、经济等指标,构建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不同农田生态经济总体优势。武川县不同作物的优势指数大小顺序为;青饲玉米>油菜>覆膜玉米>草谷子>覆膜马铃薯>垄作马铃薯>小麦>莜麦。因此,应着力发展优势指数大的作物生产,以取得综合效益最优。 4.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农作制进行生态经济综合分析:(1)以丘陵为单元的生态治理模式与种植莜麦和人工种草三种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治理模式的能值产出最高,达到2.57×1010sej/hm2,比莜麦种植模式高37.4%,与全部种植莜麦模式相比,治理模式效益增加23.7%。人工牧草模式产出最低,效益最差; (2)乌兰察布市“进、退、还”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农业生产仍未摆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投入进行农业生产的局面,但战略模式的经济投入已经较传统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高于武川县丘陵治理模式(7.80×1015/hm2)。 (3)张北县“保护地蔬菜”经济开发模式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地蔬菜生产模式经济效益远大于莜麦生产。白菜和萝卜的生产投入水平已经超过中国农业系统平均能值投入率,表明当地蔬菜生产已经摆脱了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投入进行农业生产的格局,系统外的投入大幅度进入,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萝卜生产模式的能值产出最高,比白菜生产高26.6%,比莜麦高47.8%。但其投入比白菜低14%,比莜麦高9倍多。莜麦生产模式的净能值产出率分别是白菜和萝卜生产模式8.5倍和6.4倍。从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看,莜麦模式可持续能力优于萝卜和白菜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